落實基建先行 配套適時到位

特首李家超在競選政綱中,有四大綱領,其中有關房屋基建的重點提及到應「精簡程序多管齊下,提供更多安居之所」,並主張「基建先行」,審視和推進已公布的重要鐵路項目,期望做到利民便民。新一屆政府一上場,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旋即於7月6日宣布成立「土地及房屋供應統籌組」,由他本人及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主持下,帶領相關的政策局及部門,包括:發展局、房屋局、運輸及物流局、環境及生態局、地政總署、規劃署、運輸署、路政署及土木工程拓展署等,全面督導及監察造地至建屋所涉及的各個環節。

筆者認為今屆政府真的有決心拆牆鬆綁,成立統籌組致力解決局與局,以及部門與部門之間的矛盾,在最高管理層面協調他們的工作。陳茂波司長曾公開表示,將貫徹落實「基建先行」及「創造容量」的發展方針,統籌道路交通及其他設施的興建,確保各項基建配套能及時到位,第一次會議亦於他公布成立統籌組後6天,即7月12日召開,其急市民所急的志向可見一斑。

事實上,筆者認為今屆政府在基建方面的工作真的很多,除一些新的大型區域性發展項目,如:明日大嶼及北部都會區發展,一些已建成及在建中的項目,筆者認為需要再次審視,改善以往已定的發展藍圖,優化設計的盲點及缺失,並確保所需的基建及配套設施,充足適時到位!

啟德發展區是一個好例子,政府在2007年核准的《啟德分區計畫大綱圖》已加入一條在啟德發展區內行走的環保連接系統粗略走綫。土木工程拓展署於2009年12月委託顧問進行一項有關以「鐵路為本」環保連接系統的初步可行性研究。在2011-2012年《施政報告》中,時任特首公布起動九龍東的措施,將九龍東(包括:啟德發展區、觀塘和九龍灣)轉型為一個香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其宏圖大計,包括一系列的鐵路基建布局,一時成為佳話。

初步可行性研究建議的環保連接系統,是一條9公里長及12個車站的高架單軌鐵路系統,當中包括一座橫跨觀塘避風塘,連接舊機場跑道末端及觀塘的觀塘連接橋(圖1)。制訂環保連接系統初步建議時,已考慮環保連接系統在加強九龍東區內與區外連繫方面所擔當的重要角色,在一般的市民眼裏,看到政府不辭勞苦地為未來啟德的居民、上班族及遊客構建一個既環保又舒適的鐵路系統。

政府其後於2012年初至2014年初就環保連接系統,初步建議進行兩個階段的公眾諮詢工作,並在2014年三次的發展事務委員會上,向事務委員會簡報公眾諮詢工作的結果,以及尋求事務委員會支持就擬議環保連接系統進行兩個階段詳細可行性研究的撥款建議。在2015年7月財務委員會批准撥款後,第一階段詳細可行性研究於2017年完成,該項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應選定兩個高架模式(即單軌鐵路或旅客捷運系統),作為最合適的環保連接系統模式。土木工程拓展署其後展開第二階段詳細可行性研究,以進一步發展環保連接系統方案,包括走綫覆蓋範圍、車站及車廠位置、財務評估、採購及推行策略。

情況於2020年底突然急轉直下,上屆特首於《施政報告》中曲綫公布,取消花了十多年計畫及研究的環保單軌鐵路系統方案,反以一些傳統低效的交通設施取代,包括巴士及專綫小巴、自動行人道路網絡、行人及單車共融通道及水上的士。

坊間對此突如其來的改變,無不表示驚訝及失望,不少市民表示政府應馬上重啟環保鐵路連接系統方案,優化原本設計及動綫,以滿足啟德區,尤其整條跑道的交通運輸需要。配合特首「基建先行」的理念,政府相關部門應重新審視啟德區的交通規劃,急不容緩。

2022年8月8日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