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重建需策群力

疫情反覆持續,公共衛生策略成本港近年關注焦點。然而,香港這繁華都市,還隱藏著許多「三無大廈」,既無業主立案法團、也無居民組織及沒有管理公司的大廈,傳染病風險倍增。不僅如此,其日久失修,配套欠修的樓宇狀況,摸黑上樓,摸著外露鋼筋,成為居民日常。如此滯後發展的樓宇,重建步伐何以遲遲未到?

據2022年5月立法會答問大會所引用的數字,全港截至目前,約有5000多幢「三無大廈」,主要集中於(按立法會選舉分區)九龍西及九龍中,如九龍城、油尖旺和深水埗等。誠言,「三無大廈」及高齡舊樓,面對欠缺管理,日久失修,大廈條件逐步落後現代標準,浮現衛生、治安、消防及維修等問題。短期策略,還可依賴政府針對性提供的支援及各類形資助,解燃眉之急;長期治本,不得不思考怎樣的市區重建策略。

就發展局公開數據顯示,全港達50年樓齡以上的「高齡」各類型私人樓宇數目截至2022年有9162幢,預測未來,將會每年有600幢樓宇踏入「高齡」階段,去屆政府共批出超過 190億港元作支援有需要業主保養物業,由此推算,至本屆政府任期完滿,有3000幢樓宇踏入「高齡」階段,在未計算通漲下,新支援金額因應高齡樓宇的增長可超過百分之三十二。高齡物業多座落於市中心地帶,伙數較少,很多居民亦早年搬遷,空置率高; 早年土地地積比較低,放諸現今規劃,有部分尚有剩餘空間,可釋出更多土地供應。面對土地供應緊拙的今日,以遞增的經費維護舊樓,是否合乎效益?

單論重建價值分析,舊區重建確是刻不容緩,但在執行層面,往往具有相當難度。雖政府立市區重建局為法定機構,發揮社區活化及更新職能,且有政策支援,進行收購及規劃,在經濟效益外,相對私人發展商會更全面考量不同持份者意見,但始終其自負盈虧的營運模式及有限資源下,面對連年增加的高齡樓宇,在執行效率及覆蓋率,也只能起隔靴止癢之效。針對問題,就檢討市建策略,應鼓勵私人市場參與,以增加收地效益作為切入點,其中放寛土地強拍門檻、教育小業主的諮詢配套,以及地積比轉移作整體規劃攸關重要。

考慮到私人併購時常會出現「落釘」或一戶獨大的局面,香港測量師學會較早前建議將土地強拍門檻由現時的80%降至66%「由於舊樓伙數較少,容易出現業權份數較大的一戶反對,則計畫告吹的情況,故建議「三無大廈」或樓齡超60年的大廈應以66% 作強拍門檻,以加快收地效率。」另一邊廂,考慮到小業主利益,提供充足的諮詢配套,如法律及統籌團隊,予他們能保障獲得合理補償方案亦至關重要,相關成本應由收購方負責;最後,地積比轉移亦能有效為私人發展商,激活整體的地段價值,以及作出全面性的空間、配套、環境及公用設施規劃,如此活化成市全貌,方比插針式收購更符合整體效益,值得深入研究。

雖有言,將市區重建的工作普及化至私人發展商,會擔心城市「士紳化」或是規劃對環境受損。然而,不能漠視同樣的公共開支在高齡樓宇,是否能帶有發展效益的問題,換轉而言,社區發展後的財富效應,如區內就業機會,亦是活化社區的一大誘因;而顧及環境的規劃,則需跨界別如的共同協助,例如銀行業目前就在綠建環評取得認證的建築物,推出綠色按揭計畫,以鼓勵發展商在規劃時就環境、社會及管治(ESG)著墨更多,可見城市發展,需群策群力。

2022年9月14日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