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在線——公屋建設加大中國建築受惠
港府加大公營房屋建設,中國建築(3311)最受惠,股價連日造好,昨天更創52周新高。集團手頭定單充足,預計將有更多新合同帶動收入增長,提升盈利能力和現金流。近日走勢強勁,14天RSI升至73,首站目標先看9元。
首站目標先看9元
港府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建設「香港北部都會區」,連同其他填海計劃,將帶動未來20至25年逾100萬個住宅單位供應。政府已覓得350公頃土地,可興建約3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並且引入承建商負責設計和建造公屋項目,令公屋創新和外貌不一樣,尤其是更廣泛應用組裝合成建築法和其他嶄新建築科技。
中國建築為內地領先的城市綜合投資營運商,同時是本港地區總承建商之一,亦是本地公營房屋主要承建商,擁有先進的裝配建築技術,將受惠於政府加大公屋單位的建設。集團在本港公屋建設有15%至20%的市場份額,在需求增加下,市場份額料升至20%以上。
集團今年上半年收入363.71億元,按年增長29.9%;純利35億元,按年升20.8%。中期息20仙,上年同期派17仙。期內,毛利60.13億元,按年增長18.6%;毛利率16.5%,按年減少1.6個百分點;經營溢利55.3億元,升15.2%。以上半年計,基建投資及建築工程合約業務佔比分別為55.8%及36.6%。當中,按地區分佈,內地營業額佔比57.2%,香港營業額佔比28.8%。
中國建築手頭定單充足,上半年新簽合約額705.3億元,按年增長40.4%。其中,內地新簽合約額362億元,按年勁升68.7%;香港市場新簽合約額171.8億元,升27.9%。截至6月底止未完成合同額達2859億元,約為去年全年收入的4.6倍,成為盈利增長動力。
集團2018年至2020年的盈利年均複合增長率約5%,預計未來三年將加快至逾一成。同時,淨負債料下降,經營現金流可於2023年轉為正數。
彭博綜合券商預測,中國建築2021年及2022年可賺68.9億元及78.6億元,按年增長14.6%及14.1%;預測市盈率5.5倍及4.8倍,估值吸引。
彭飛
首站目標先看9元
港府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建設「香港北部都會區」,連同其他填海計劃,將帶動未來20至25年逾100萬個住宅單位供應。政府已覓得350公頃土地,可興建約3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並且引入承建商負責設計和建造公屋項目,令公屋創新和外貌不一樣,尤其是更廣泛應用組裝合成建築法和其他嶄新建築科技。
中國建築為內地領先的城市綜合投資營運商,同時是本港地區總承建商之一,亦是本地公營房屋主要承建商,擁有先進的裝配建築技術,將受惠於政府加大公屋單位的建設。集團在本港公屋建設有15%至20%的市場份額,在需求增加下,市場份額料升至20%以上。
集團今年上半年收入363.71億元,按年增長29.9%;純利35億元,按年升20.8%。中期息20仙,上年同期派17仙。期內,毛利60.13億元,按年增長18.6%;毛利率16.5%,按年減少1.6個百分點;經營溢利55.3億元,升15.2%。以上半年計,基建投資及建築工程合約業務佔比分別為55.8%及36.6%。當中,按地區分佈,內地營業額佔比57.2%,香港營業額佔比28.8%。
中國建築手頭定單充足,上半年新簽合約額705.3億元,按年增長40.4%。其中,內地新簽合約額362億元,按年勁升68.7%;香港市場新簽合約額171.8億元,升27.9%。截至6月底止未完成合同額達2859億元,約為去年全年收入的4.6倍,成為盈利增長動力。
集團2018年至2020年的盈利年均複合增長率約5%,預計未來三年將加快至逾一成。同時,淨負債料下降,經營現金流可於2023年轉為正數。
彭博綜合券商預測,中國建築2021年及2022年可賺68.9億元及78.6億元,按年增長14.6%及14.1%;預測市盈率5.5倍及4.8倍,估值吸引。
彭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