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大事件——喜劇影視化難題多
繼去年德雲社的《德雲鬥笑社》之後,今年喜劇全面開花,趙家班的《象牙山愛逗團》正在熱播,開心麻花的《麻花特開心》也箭在弦上,泛喜劇化的商業版圖呼之欲出。但不可否認的是,存在的問題也不少。雖說都是喜劇門類,但在跨界轉化過程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適應影視劇自身的媒介特性。注重視覺語言的影視劇,以及注重台詞文本的相聲、小品、話劇、脫口秀等喜劇形式,在語言技巧的展現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雖說都在喜劇門類之下,但語言藝術畢竟不能等同於影像藝術,不管是段子還是包袱在視覺化的呈現過程中,都需要注重文本與影視載體的融合。小品在影視化過程中需要注意小品性和電影性的平衡,例如《你好,李煥英》就被不少觀眾看作是「小品電影」,因其小品特性被質疑專業性不足;《夏洛特煩惱》、《驢得水》等口碑不錯的作品也免不了受到「話劇味兒太重」的批評,歸根究柢是在影像藝術上未能達到電影的標準。
喜劇影視化還要注意影視劇的放大作用——例如相聲裏的部份段子,諸如一些「倫理哏」、「葷段子」,在搬上大銀幕時都有一定風險,需要一定的調整與中和。因為不管是那種形式的喜劇,只要影視化,就不可避免地面臨著更加嚴格的大眾檢驗,這都無疑抬高了喜劇影視化的門檻。
對於喜劇視覺化的表達上,則可以嘗試通過節奏感塑造喜劇效果,這也與語言類喜劇形式的優勢相輔相成,最大化地發揮其優勢。比如姜文的《讓子彈飛》當中,伴隨著密集台詞的是密集的鏡頭切換,並且輔之以精巧的畫面,可以將語言幽默發揮到極致,達到意想不到的喜劇效果。
趙文竹
雖說都在喜劇門類之下,但語言藝術畢竟不能等同於影像藝術,不管是段子還是包袱在視覺化的呈現過程中,都需要注重文本與影視載體的融合。小品在影視化過程中需要注意小品性和電影性的平衡,例如《你好,李煥英》就被不少觀眾看作是「小品電影」,因其小品特性被質疑專業性不足;《夏洛特煩惱》、《驢得水》等口碑不錯的作品也免不了受到「話劇味兒太重」的批評,歸根究柢是在影像藝術上未能達到電影的標準。
喜劇影視化還要注意影視劇的放大作用——例如相聲裏的部份段子,諸如一些「倫理哏」、「葷段子」,在搬上大銀幕時都有一定風險,需要一定的調整與中和。因為不管是那種形式的喜劇,只要影視化,就不可避免地面臨著更加嚴格的大眾檢驗,這都無疑抬高了喜劇影視化的門檻。
對於喜劇視覺化的表達上,則可以嘗試通過節奏感塑造喜劇效果,這也與語言類喜劇形式的優勢相輔相成,最大化地發揮其優勢。比如姜文的《讓子彈飛》當中,伴隨著密集台詞的是密集的鏡頭切換,並且輔之以精巧的畫面,可以將語言幽默發揮到極致,達到意想不到的喜劇效果。
趙文竹
最Hit
前TVB「炒樓綠葉王」過億身家都畀仔嫌棄 曾與老公兒子長期分居:兩個仔當初好唔鍾意媽咪
2025-05-17 14:09 HKT
蓮香樓開24小時?百年老字號殺入尖沙咀開分店 5月底開幕通宵營業!
2025-05-17 19:10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