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如何在課堂上支持害羞、被動的孩子?

日漸恢復面授課堂,對於年小又少接觸人群的幼兒來說,父母或老師可以如何在課堂上支持孩子?

1.安全感:面對被動、害羞的幼兒,安全感是十分重要。父母應繼續保持良好的示範,無須急躁他們融入不了課堂或未能同儕相處;可先以HELLO SONG或一些熟悉的童謠吸引幼兒,互相遠距離與老師、同學打招呼,建立一個舒適的氛圍,讓他們感到安全。

2.減壓力:父母可抱著或允許幼兒觀看而不要求他們加入,因為有一些幼兒是觀察型為主,需較多時間才會參與活動,所以無須增加幼兒壓力,影響適應能力。

3.在其中:雖然你認為幼兒的被動或害羞會拒絕所有的活動,但始終幼兒是「在其中」,他會觀察到別人的互動及使用的工具,所以就算你認為幼兒不會參與或接觸,父母或老師也應為幼兒提供相關道具,如:音樂絲巾、樂器等。

4.細細聲:當幼兒慢慢加入或參與活動時,請注意你的反應。因為有些幼兒不太喜歡父母大聲表揚,吸引到別人的注意。所以父母可以細細聲在他們的耳邊稱讚或繼續朝他們的方向微笑就足夠了。

5. 少比較:當參與小組的活動,父母請減少與別人的孩子比較,或不斷以責怪的說話、語氣與子女說話,如:「你睇下人地幾叻?」、「你乜都唔識架!」、「你喺屋企都唔係咁架!」等等。要了解到每一個幼兒的發展也是不一樣,他們會把你的說話藏在心裡;嘗試一下以正面的語氣或用詞鼓勵幼兒吧!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看過很多幼兒從未參加過課堂的活動,但是,他們卻像海綿一樣把課堂觀察到的歌曲、遊戲全部吸收,然後帶到回家練習和創作。「觀察也是一種學習,如果孩子看得開心,也就是他們最好學習的地方。」

後話: 兒子壹壹今天重返半年來沒有上過的PLAYGROUP,課室門口也未踏入,他已哭得我們半暈~我們在玻璃外一邊抱著他看看小朋友在做什麼、玩什麼,至少大半堂的時間才能進入課室。當然,進到課堂依然不會落地,只好繼續給他接觸學習的教具,抱著他坐。最後下課時,他終於可以慢慢自己落地去擺放物品,還主動向老師說bye-bye。我們一同加油吧!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