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兒 - 美政府停擺落幕 民生危機勢爆發 | 社論
美國歷史上最長的聯邦政府停擺雖然暫告結束,但醫療福利領域的戰火仍在蔓延,數以千萬計普通美國人的健康保障淪為政治籌碼。當地時間11月10日,美國參議院通過了一項臨時撥款法案,結束了持續41天的聯邦政府停擺,然而,卻意味着2400萬美國人的醫保保費面臨大幅上漲的現實。
這場政府停擺,表面上是一場財政僵局,實質是兩黨在醫療福利問題上深刻分歧的體現。民主黨堅持將延長《平價醫療法案》的稅收抵免條款納入臨時撥款法案,而共和黨則堅決反對。這場爭執的直接結果是,政府停擺進入第41天,打破了過去35天的歷史紀錄。在停擺引起諸多後遺症後,民主黨人最終選擇了妥協。11月10日,8名民主黨人打破黨內立場,與共和黨一同投票支持推動一項未包含《平價醫療法案》補貼延長條款的法案。
對一般美國人而言,這場政治博弈帶來的是實質的醫療風險,而醫療保健領域是受影響最嚴重的領域之一。《平價醫療法案》的新一年度參保登記已於11月1日啟動,由於兩黨未能就撥款法案中的政府補貼達成一致,參保人面臨保費大幅上漲的局面。一些機構估計,平均漲幅或高達114%。這意味着約2400萬美國人每月可能要多支付數百美元的保險費用。
民主黨在這次停擺事件中的妥協,不僅影響了數百萬美國人的醫療福利,也引發了黨內的嚴重分裂,造成黨內傷,更削弱了制衡共和黨的力量。儘管參議院共和黨領袖約翰.圖恩已向民主黨人承諾,最遲在12月第二周就延長《平價醫療法案》加強型補貼進行投票,但這一承諾充滿不確定性,投票結果也不樂觀。
隨着政府重新開門,華盛頓的政治人物紛紛宣布勝利,但數以百萬計依賴《平價醫療法案》的美國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家庭,正面對着保費暴漲的前景,隨時因無法負擔,變成有病無錢醫,民怨勢累積,反對政府的民意將再起,又會釀成兩黨新一輪對抗。這場政治博弈沒有贏家,最大的輸家永遠是那些在醫療體系中最脆弱的族群。
辛正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