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兒 - 港滬攜手啟航 力挺內企出海 | 社論

  特首李家超在上海「香港:內地企業出海首選平台」推介大會上說,內地企業出海需要大量資金和專業服務支持,也需要一個國際化的商業平台,讓產品及技術與國際接軌。這項判斷精準切中了內地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逼切需求。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擁內聯外通之優勢,正使其成為內地企業出海不可或缺的夥伴。

  中國對外投資持續成長,它們的出海步伐的加速,其中對東盟投資成長接近四成,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投資成長超過兩成。內地企業「出海」發展,特別是在全球南方布局供應鏈和產業鏈,既是大勢所趨,也是企業壯大發展的必然選擇。

  隨着國家從高速成長轉向高品質發展,內地企業不再局限於傳統產品的輸出,而是轉向高階和全面的品牌塑造與生態建構。但出海過程中面臨幾個痛點:跨國資金管理、匯率風險管理等遇到困難。同時對海外法律法規和合規要求存在認知差距,市場文化差異較大,難以取得國際人才。

  香港擁有完全自由兌換的貨幣體系、嚴謹的金融監理制度,以及多元化的金融產品,能有效協助企業解決跨國資金管理等核心需求。加上香港實行與國際商業社會完全接軌的普通法體系,擁強而有力的智慧財產權保護。香港亦匯集全球頂尖專業服務機構及專業人才,會計標準與國際財務報告標準完全一致。律師、會計師、顧問等專業人士具備多語言能力及國際網絡,能在企業海外併購、稅務安排、風險管理等領域為「出海」企業提供全方位支援。

  為更好服務內地企業出海,特首在今年《施政報告》中提出設立一站式平台「內地企業出海專班」。該專班於2025年10月正式啟動,透過設在政府治理架構的高層,以宏觀視野、暢順溝通、快速行動,統合資源、打通障礙,讓支持企業出海的工作更有力度、更及時。專班也整合了香港遍布全球的網絡,包括投資推廣署、貿發局、駐海外經濟貿易辦事處等。

  香港商界已行動起來,成為內地企業出海的重要助力,不同的專業人士都熟識不同海外市場,能為企業提供多元支援服務,包括稅務、法律、融資、檢測及驗證、ESG、智慧財產權保障等多面向,他們協助內地企業出海,亦成就新的業務領域拓展,達到互相成就的局面。

  上海浦東海納百川的開放精神,與香港獅子山下的奮鬥動力,正透過「香港通道」緊密相連。內地企業與香港專業服務力量的結合,將形成一股不可阻擋的經濟合力,推動更多中國品牌在世界舞台上綻放異彩。

辛正兒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