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兒 - 香港邁向全球財富管理中心新高地 | 社論
                      亞投行宣布計劃在香港設立辦事處,這不僅是對香港「一國兩制」下內聯外通獨特優勢的肯定,更是香港財富管理能力獲國際認可的明證。
  亞投行作為多邊發展銀行,其宗旨是透過在基礎設施和其他生產性領域的投資,促進經濟永續發展。香港吸引這重要國際金融機構落戶,絕非偶然。身為亞投行成員,香港一直致力於協助亞投行充分利用香港蓬勃的資本市場、世界級的專業服務和多元化的金融產品。
  亞投行正是看中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綜合實力與獨特角色。從傳統的「國際資本進入內地的門戶」,香港已升級為「內地資本走向全球的樞紐」,完成了從單向通道到雙向樞紐的戰略轉型。 
  與此同時,瑞士作為傳統的全球財富管理中心,近年其光環逐漸褪色。瑞銀行政總裁Sergio Ermotti曾警告,瑞士政府切勿對瑞信倒閉作出過度反應與監管,否則瑞士作為世界財富管理中心的地位將被取代。而波士頓諮詢公司(BCG)發布的《2025年全球財富報告》顯示,2024年香港管理的跨境財富規模成長2310億美元,年增幅9.6%,兩項數據均超越瑞士。報告進一步預計,2029年,香港跨境財富市場總規模將達3.6萬億美元,將超越瑞士成為全球第一大跨國財富管理中心。
  瑞士的失誤在於其傳統的中立國地位受到挑戰。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的背景下,更多客戶,尤其是超高淨值客戶,正在尋求跨越多個財富管理中心和地理的多樣性和穩定性。同一時間,港府與金融監管機構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進一步鞏固了香港財富管理樞紐的地位,例如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針對私募基金、附帶權益及單一家族辦公室推出的稅務優惠,正吸引全球資金進駐香港。
  隨着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持續,國際投資者積極尋求多元化的投資策略以分散風險,尤其是中國資產和人民幣資產,其配置佔比正逐漸提高。近年資金流向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一再證明香港財富管理業務如今已成為全球金融市場不可或缺的一環。
  從瑞士的教訓到香港的經驗,國際財富管理中心的版圖正在重塑。香港不再只是國際資本進入內地的門戶,更晉升為內地與全球資本雙向流動的樞紐,站在這一歷史節點,香港成為全球最大財富管理中心已不是「是否」的問題,而是「何時」的問題。
辛正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