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兒 - 郵輪重回香港 推母港地位更上層樓 | 社論
啟德郵輪碼頭昨天再次展現繁忙景象,4艘國際郵輪包括首次訪港的尋夢公主號、銀海明月號、海濱號以及維京獵戶座號,同時在碼頭停靠,預示着香港郵輪旅遊業正迎來復甦。
據悉,2025年度訪港郵輪航次料將比去年增加約20%,帶來更多中高端旅客,為本港旅遊業注入新的動力。各界為此感到鼓舞的同時,也需思考如何把握這一良好勢頭,讓香港的郵輪經濟更上一層樓。
啟德郵輪碼頭受新冠疫情的打擊,有以香港為母港的郵輪公司結業,訪港的郵輪數字一度減少。疫情過後,郵輪重回的勢頭持續向好,政府作為啟德郵輪碼頭的業權人,一直出租讓營運商經營,而文體旅局亦將在年底內展開啟德郵輪碼頭營運商的招標工作,並正檢視租賃協議的條款及條件,以提升啟德郵輪碼頭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香港享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是郵輪母港的理想地點。它不僅可以吸引國際郵輪,也能夠吸引內地郵輪市場。政府一直決心發展郵輪經濟,體現政策、配套、宣傳推廣上的支持,但還需要營運商的投入,做好郵輪碼頭的商業營運,並制訂方案,吸引更多郵輪來港。所謂「打鐵還須自身硬」,營運商必須做得更好,才可以爭取更多郵輪公司以香港作為母港停靠,發展作為亞洲郵輪港的地位,捕捉亞洲郵輪市場的巨大潛力,讓香港正可從中分得一杯羹。
辛正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