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君 - 不要「卷」出禍來 | 中環High Tea

  「有競爭才有進步」這句說話,我們應該如何解讀?應該是在行業、機構、服務上若有競爭情況出現,相關的經營者便會為了提升競爭力,把貨品、服務做得更好,以作招徠。這種概念在過去一段長時間內是成立的。但從席捲全國的「內卷」問題所見,是否便一定會有競爭有進步?

  今天有競爭並不等如有進步,而是「有競爭冇進步」。現在潮興「內卷」,已經到了一個危險的地步,「內卷」可以是拖垮經濟、拖垮發展的一種壞風氣,是不折不扣的惡競爭。

  以低價搶生意是一種非常短視的營商手法。企業以低價打倒對手,但企業絕對不能長期用真金白銀補貼生意。能夠低價搶生意只有兩種套路,一是犧牲質量,以價廉物並不美的經營手法搶客。另一個套路則是短期蝕賣,待擊倒對手後,便以獨攬生意可以隨意加價去填補之前的虧損。這兩種套路,令企業受損,消費者也受害。

  貨品和服務都有上、中、下價的市場,本來各有客路。因為「內卷」而起的減價戰,中價市場有些客源因貪新鮮、有著數,紛紛追求低價市場的貨品與服務,或壓低了價的中價市場的貨品與服務,他們這種消費心態頗有「佔了便宜」便覺得感覺良好,但他們的要求降低了,終有一天會發現消費體驗原來真的是差了,到他們醒覺時,可能已經狠狠地傷害了正常的市場運作。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絕對不能讓「內卷」的迷思破壞我們的市場規則。鬥平是真正傷害經濟活力和我們營商質素的一大元兇。上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開會要求破除「內卷」後,內地外賣平台同步發聲明表態抵制無序競爭,這是走回正軌的第一步。內地企業覺今是而昨非,香港商界也要有此警惕。

  香港經濟環境未回復真正的興旺,消費者精打細算可以理解,但這並不代表優質、高質的貨品與服務沒有生存空間。營運者要吸客,要讓客人感到物有所值是重點,因此才有個別飯店食肆一枱難求,但卻另有餐館酒樓要結業。

  經濟差,經營不容易是企業、店舖一大挑戰,但經營者若能積極追貼消費者所需,仍然可以有生存空間。鬥平以求存並非良策,否則只會「卷」出倒閉的禍來。

黃麗君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