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糊】由口罩港再出發

歐美多國始終國際組織,口罩無法通過安全檢驗,紛紛退貨。一窩蜂投機主義而製造口罩的中國工廠數十家因此倒閉。

此等投機生意,由第一日起注定失敗。大量民間工廠從事其他製造業:玩具、紡織、電子,因為要維持復工的經濟需要,保留工廠,保留工人,轉移製造口罩。但是匆忙之間,一定缺乏品質管理,亦即QC,欲速不達,又令中國揹上污名。

董建華、梁振英聯名發起所謂香港再出發大聯盟,但搭起平台,缺乏實質內容。只提出一招派口罩,反而令人追問:口罩何處造?令人膽戰心驚。董建華在任時,曾經提出香港要變成高科技港、中藥港、環保港,可惜空有口號。既然復出,不如由製造業出發,以及全世界所得,發動香港年輕人返回工廠,令香港實現Made in Hong Kong的「口罩港」。

一千五百多名善長捧場,其中不乏大中小企業老闆,若記者會同時宣布好消息:已經有老闆投資或將工業大廈單位恢復為工廠。例如荃灣的前南豐紗廠大廈,今日變成現代藝術家工作坊,不如收回,重新變成口罩工廠。年輕人與其從事藝術創作,不如做一點建設性的實事。董伯伯可以現身說法,苦口婆心,發出呼籲,宣布大好消息:現在已經有五千個工廠就業職位,製造口罩,若有年輕人今日之內,畀面董生,搶閘報名,則一年來若曾經參加過街頭暴動者,可以換取特赦不予起訴。(陶傑)

全文刊於《星島日報》「芝麻糊」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