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推優惠谷消費 滾大電子券效力

  剛過去的周末,市面一片興旺,皆因大批市民取得首期消費券,手頭銀彈充裕,人人開心消費。對於中產以上人士來說,消費券可以說是錦上添花,令他們更放手大額消費,成為推動經濟復甦的火車頭。至於基層人士,消費券亦是及時雨,幫補日常生活開支,一掃疫情一年半以來的拮据狀態。
  籌備多時的五千元消費券,終於由昨天起派到合資格市民手中,適逢本港新冠肺炎疫情逾五十天本地零確診,加上暑假開始不久,喜迎消費高峰期,昨天所見,不少市民一早去領取首期二千元消費券,茶樓滿座,各大商場亦人頭湧湧,大家手中多了餘錢,都積極在限期前消費。而各商店亦早有部署,紛紛展開大優惠,務求消費者覺得超值,或以消費享禮券方式,吸引市民回頭光顧。按不同支付平台,五千元消費券分二至三次派發,換言之,昨天先出現第一波消費熱潮,稍後還會有第二波和第三波。據有經濟學者分析,五百多萬市民獲得消費券,合共多了一百億消費力進入市場,料可以帶動五成至一倍的滾動增長,起提振經濟的作用。以首日消費市道來看,電子消費券掀起購物熱潮,各大商店和商場要總結經濟,按市民需要和喜好,再推消費優惠,務求谷大電子消費券帶來的滾動增長,由內循環刺激經濟早日彈升。
李一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