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行政手段谷針 除復常障礙

  商界出盡九牛二虎之力谷針,紛紛開辦各項大抽獎,成功吸引更多人接種疫苗,令接種率呈持續上升之勢。但本港仍未達至最少七成的接種率,未有足夠免疫屏障,去抵禦變種病毒的來犯。港府昨天公佈,公務員、中小學幼稚園教職員、醫管局員工和安老及殘疾院舍員工四類人士,由九月起必須遵守「非健康理由不打針須自費定期檢測」的規定,向公眾發出清晰的訊息,變種病毒不等人,本港急需進一步以行政手段「谷針」自保。
  定期檢測有助阻止病毒傳播,但始終不及打針的高防禦力。港府推行的「非健康理由不打針須自費定期檢測」,可以說是帶「半推半就」,因為沒有健康理由而堅拒打針者,將要承擔自己檢測所需的支出,即使有人願意如此,他們也會感到身屬界別的壓力。按政府新政策的邏輯,是先推高相關界別的接種率,作為該界別運作回復常態的前提,不打針者難免被視為「阻住地球轉」,最明顯的例子是學校,只有教職員和學生均有七成接種率,才可以恢復全日面授課堂,如有個別教師不打針,就會嚴重妨礙回復正常授課的進度。
  向四類人士谷針,如果奏效,當局應考慮向更多界別提出同樣要求,盡快推高接種率,不是政府常說的七成,而是傳染病學者要求的更高,才能安枕無憂。
李一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