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倉掃黑工 僱主等9人落網

星島日報-港聞
更新時間:03:00 2025-03-05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3-05 HKT

  入境處特遣隊經深入調查及情報分析,昨晨展開打擊黑工執法行動,大批人員掩至住於葵涌一工廈單位的物流倉,拘捕8名非法勞工,包括6名假難民,以及物流公司一名本地負責人。入境處表示,被捕黑工均為菲律賓籍,經朋友或同鄉介紹到上址以「即日現金出糧」進行物流工作,行動中人員檢獲鎅刀、封箱膠紙等大批包裝工具。

被捕7男1女非法勞工均為菲律賓籍,年齡介乎30至60歲,他們平均來港已5至6年,其中6人持行街紙,曾提出「免遣返聲請」,他們申請均不獲接納(俗稱假難民),據悉正等候遣返程序;餘下2人則以家傭身份來港,其中一人逗留期限已過期。被捕8人在涉事物流公司工作2至3日。
檢鎅刀封箱膠紙等包裝工具
  入境處特遣隊經深入調查及情報分析,鎖定葵涌大連排道一幢工業大廈內一間物流倉,昨日派出大批人員突擊搜查上址,成功拘捕7男1女非法勞工,以及一名51歲本地負責人,懷疑他為僱主,涉聘用非法勞工。消息指,黑工被捕時正將他人集運貨件裝入紙皮箱,並將其搬上貨車,準備協助運往菲律賓。入境處人員行動中檢獲鎅刀、封箱膠紙等大批包裝工具。
  入境處特遣隊副指揮官蕭家輝表示,經初步調查,8名黑工是經不同朋友或同鄉介紹到上址工作,僱主以現金出糧,日薪200至300元不等。入境處正積極調查案件,包括黑工之間是否有中介、被捕公司負責人是否對黑工身份知情、黑工居住地點等,不排除更多人被捕。
  蕭家輝提醒,不少違例聘用黑工僱主「貪平」,心存僥倖以身試法,特別是需要體力勞動「炒散」的工作,黑工多以採用現金出糧方法,目的是免留下聘請記錄及出糧紀錄,以逃避執法人員調查。
  入境處重申,對非法勞工零容忍,僱員須面臨刑事責任,僱用不可合法受僱的人是嚴重罪行。任何人士在決定聘用一名僱員前,必須採取一切切實可行的步驟以確定有關僱員是可合法受僱。除查閱僱員的身份證外,該人亦負有明確責任向僱員作出查詢,違者可罰款50萬和監禁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