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伯野生捕獲雞泡魚烹煮進食 5小時後食物中毒
更新時間:20:24 2020-12-01 HKT
發佈時間:18:57 2020-12-01 HKT
發佈時間:18:57 2020-12-01 HKT

衞生防護中心今日(1日)正調查一宗懷疑與進食河豚有關的中毒個案,一名72歲男子自行烹煮野生河豚,進食後出現手部麻痺等徵狀。
該名72歲男子於昨日(30日)在家中進食在本港捕獲並經烹煮的河豚,約5小時後出現手部麻痺、四肢無力和暈眩。他今日前往一私家醫院急症室求醫,其後入住仁濟醫院深切治療部接受進一步治療,現時情況穏定。
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解釋,進食河豚是河豚毒素引致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河豚毒素是一種毒性強烈的水溶性神經毒素,可影響中樞神經系統。
發言人補充,河豚毒素主要集中於河豚的肝臟、生殖腺及皮膚等器官。河豚毒素是一種耐熱毒素,不會在烹煮、風乾或冷藏過程中被分解。河豚毒素中毒可影響呼吸及血液循環系統,嚴重可能會致命。現時並沒有已知的解毒劑或抗毒素可分解河豚毒素。
衞生防護中心建議,市民應避免購買及自行宰洗河豚或不知名魚類作膳食用途,以預防河豚毒素引致的食物中毒。
該名72歲男子於昨日(30日)在家中進食在本港捕獲並經烹煮的河豚,約5小時後出現手部麻痺、四肢無力和暈眩。他今日前往一私家醫院急症室求醫,其後入住仁濟醫院深切治療部接受進一步治療,現時情況穏定。
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解釋,進食河豚是河豚毒素引致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河豚毒素是一種毒性強烈的水溶性神經毒素,可影響中樞神經系統。
發言人補充,河豚毒素主要集中於河豚的肝臟、生殖腺及皮膚等器官。河豚毒素是一種耐熱毒素,不會在烹煮、風乾或冷藏過程中被分解。河豚毒素中毒可影響呼吸及血液循環系統,嚴重可能會致命。現時並沒有已知的解毒劑或抗毒素可分解河豚毒素。
衞生防護中心建議,市民應避免購買及自行宰洗河豚或不知名魚類作膳食用途,以預防河豚毒素引致的食物中毒。
最Hit
【西沙海岸式度假社區特輯】毗鄰運動商業綜合體「西沙 GO PARK」 山海相融 繁華靜謐生活兼收並蓄 SIERRA SEA嶄新海岸度假式社區
2025-05-05 08:00 HKT
日立特有Frost Wash結霜淨化技術 自動清潔 冷氣更涼更爽
2025-05-02 22:25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