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前規劃署長拆解棕地發展 全部取締恐導致開發綠地
更新時間:12:43 2018-05-14 HKT
發佈時間:09:01 2018-05-14 HKT
發佈時間:09:01 2018-05-14 HKT


全港現時約有1300公頃的棕地,當局目前在古洞北及粉嶺北、洪水橋和元朗南,已分別規劃發展50公頃、190公頃和100公頃的棕地,而預計未來在新界北興建的新市鎮,在進行初步規劃後,亦估計會處理約200公頃的棕地。
團結香港基金Facebook專頁「政策‧正察」早前訪問三位前規劃署署長凌嘉勤、梁焯輝及潘國城,拆解棕地發展問題,其中凌嘉勤表示,能否處理棕地問題屬技術問題,但在策略上一定需要處理,率先開始進行規劃的棕地約有500多公頃,相對上是較集中。
但他留意到在處理過程中,社會出現幾個迷思,尤以不少人認為棕地本身已有道路,基本上已可發展,但他認為有關看法錯誤,稱開法棕地時需要有規劃,提供全套高容納量的基建,始能支撐高密度發展。他以自己過去工作經驗為例:「我真的去過好多棕地,深入過那些地方視察。那些道路全都是自己強行開闢出來,亦沒有排水、排污等設施。」
另一前署長梁焯輝則指出,很多城市都有「棕地優先」的發展政策,但每個城市對棕地定義不同,而本港的大部分棕地目前正被使用,存有不同用途,包括倉庫、露天貯存,以及擺放貨櫃、渠等基建組件,都是有存在需要,不是全部可以取締。他特別提到:「大家年青人網購,好需要這些倉庫去處理,然後才能送到家中。」
他表示,從過往經驗留意到,當某些棕地被取締,社會上就會有一些綠地被開發,因此需要額外辦法處理棕地問題,其中透過興建多層建築物,就可以處理一些可以搬往建築物內的棕地。但他承認,這亦只能某程度解決物流方面的需求,因有些棕地是用來擺放基建組件,並不能全部被取締。
潘國城亦和應,指現時部分在棕地擺放的基建組件是甚為巨型,興建多層物流中心只能解決部分問題,「起重機可以放在那?有很多這些機械。」團結香港基金高級研究員葉文祺認為,單靠發展棕地並不足夠,需要多管齊下方式,如填海、一地用多等,社會才能有出路。
最Hit
羅家英四度患癌首爆性慾全失逾4年因切走一部位 花光積蓄治病「汪明荃冇幫過手」:佢冇講過要幫
2025-08-01 19:48 HKT
元朗港男八達通慘被盜用 賊人靠一神操作「自動增值」逾百元 再到便利店狂嘟$281|Juicy叮
2025-08-01 11:34 HKT
出租車司機六合彩「借運」大法 每轉車請客人幫忙做一事後中咗幾次獎 網民:有同事都係咁做中三獎|Juicy叮
2025-08-01 15:48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