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Sir食經——武夷山 「仙店農莊」食農家菜
更新時間:20:57 2015-06-19 HKT
發佈時間:00:00 2013-11-23 HKT
發佈時間:00:00 2013-11-23 HKT

武夷山以碧水、丹山和岩茶聞名於世,在武夷山的最佳享受是早上坐竹筏漫遊九曲溪,沿途飽覽九曲溪兩岸的丹霞地貌,景點多不勝數,包括磨盆峰、並蓮峰、天柱峰更衣台、大藏峰、玉女峰和大王峰等。喜歡行山的話,可以登上天游峰,途中經過雲窩、隱屏峰、水月亭、小一線天和茶洞等名勝,在山峰俯瞰九曲溪,呼吸山中負離子爆棚的清新空氣,感悟人生,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下山時我們在九曲溪畔的茶亭飲壺大紅袍,欣賞茶藝師傅的泡茶功架,一面品茶,一面吃西瓜、棗子和水蜜桃,溪畔風光盡收眼底,是欣賞武夷的山、水和茶的好地方。
肚子餓了,可以試試山中的農家菜,我們跟隨識途老友到一家叫「仙店農莊」的農家菜館食午飯,菜館在旅遊生態經濟創業園對面,充滿大自然氣息,有水有樹,也有瓜棚和菜地,食客多是本地人,遊客甚少,我們在樓上包間進食,窗外綠悠悠一片,看得人非常舒服,包間裝修似有若無,菜牌也欠奉,想知道是日有何新鮮食材,最佳方法是移步到樓下廚房門外,便可看得一清二楚。這裏擺放着各種新鮮食材和一碟碟大廚推介的菜式,地道食材有九曲溪的紅眼睛魚、武夷山中的野豬肉、新鮮芙蓉花和有機洋茄等。
品嚐罕有野豬菜式
我們點了多款菜式來分享,首先上桌是一大鍋「藥膳野豬肚湯」,這是整頓飯最貴的一道菜,野豬肚據說對腸胃有益,每斤賣三百元人民幣,比外國黑豬還要貴,湯用兩斤豬肚和大量薑塊來煮,豬肚有點嚼頭,湯鮮甜中有薑的香味,飲完滿頭大汗,其實主要是室內冷氣不足!
蒸的魚是曾經在九曲溪游泳的紅眼睛魚,肉質細滑,味道有點似鯇魚。我們也試了煎的紅眼睛,不算是甚麼美食,但值得一試,賣八十八元一斤,比鯉魚貴得多。「荷塘三鮮」是武夷山的特色菜,三鮮是田螺、黃鱔和石蛙,用紅椒、青瓜和蒜頭來煮,味道鮮甜香辣,黃鱔肉滑兼補血,最受女士歡迎。武夷山野豬甚多,在農家菜館經常有「鐵板野豬肉」這道菜,野豬經常在山中走動,肥肉比鄧名高少得多,鐵板豬肉香口得來有嚼頭,豬味香濃。
另一款地道名物是「鍋炆羊肚」,牛肚食得多,羊肚在香港則很少食,爽滑得來有濃濃羊味,嗜羊者切勿錯過。「芙蓉花煎蛋」是以新鮮芙蓉花入饌,廚師用土雞蛋跟芙蓉花炒成奄列,紅色的花炒熟後變成淡綠色,金黃色的奄列帶點獨特花香,是另類美食。
山中野菜有「焗毛尖笋」,爽甜清香,纖維豐富。另一款是「白灼洋茄」,洋茄又名秋葵,據說有滋補壯陽功效,蘸豉油食,黏黏的口感,甚受歡迎。其他菜式有「霸王牛肉」,這是紅燒牛肉,加上用木薯粉做的幼滑麵條,用紅椒來炒,香辣味道相當吸引。另一道是武夷山經常食到的「炒土粉絲」,這是用番薯做的粉絲,跟紅蘿蔔絲和冬菇絲來炒,香滑好味。「南瓜煲」簡簡單單,清甜有益,有保護前列腺功能,我等中年男士最宜多食。最後上桌的是「肉夾饃」,是用炸得香脆的煙肉夾在饅頭中間來食,是很好味的山中「豬柳漢堡」。
飯後賞張藝謀「印象大紅袍」
食了十多道菜,埋單不計豬肚湯的話,只需一千元,每人不用一百元,雖然不算甚麼星級美食,但食材有機新鮮,人人食得開心。
晚上不想唱K的話,不妨看看張藝謀策劃的「印象大紅袍」,這是張大導「印象」系列的最新出品,是少有的大型山水實景製作,巧妙地利用武夷山的山川溪流作佈景,大王峰、玉女峰和茶園等均為表演舞台的一部份,我們坐在最後一排的座位,一面吹風扇,食花生、涼果和餅乾,一面欣賞演員談論茶藝,比試輕功,彩色燈光效果甚佳,意外驚喜是完場前一刻有美眉突然在眼前出現,為我們每人奉上一杯大紅袍,也為「印象大紅袍」畫上最適切的句號!
葉澍堃
下山時我們在九曲溪畔的茶亭飲壺大紅袍,欣賞茶藝師傅的泡茶功架,一面品茶,一面吃西瓜、棗子和水蜜桃,溪畔風光盡收眼底,是欣賞武夷的山、水和茶的好地方。
肚子餓了,可以試試山中的農家菜,我們跟隨識途老友到一家叫「仙店農莊」的農家菜館食午飯,菜館在旅遊生態經濟創業園對面,充滿大自然氣息,有水有樹,也有瓜棚和菜地,食客多是本地人,遊客甚少,我們在樓上包間進食,窗外綠悠悠一片,看得人非常舒服,包間裝修似有若無,菜牌也欠奉,想知道是日有何新鮮食材,最佳方法是移步到樓下廚房門外,便可看得一清二楚。這裏擺放着各種新鮮食材和一碟碟大廚推介的菜式,地道食材有九曲溪的紅眼睛魚、武夷山中的野豬肉、新鮮芙蓉花和有機洋茄等。
品嚐罕有野豬菜式
我們點了多款菜式來分享,首先上桌是一大鍋「藥膳野豬肚湯」,這是整頓飯最貴的一道菜,野豬肚據說對腸胃有益,每斤賣三百元人民幣,比外國黑豬還要貴,湯用兩斤豬肚和大量薑塊來煮,豬肚有點嚼頭,湯鮮甜中有薑的香味,飲完滿頭大汗,其實主要是室內冷氣不足!
蒸的魚是曾經在九曲溪游泳的紅眼睛魚,肉質細滑,味道有點似鯇魚。我們也試了煎的紅眼睛,不算是甚麼美食,但值得一試,賣八十八元一斤,比鯉魚貴得多。「荷塘三鮮」是武夷山的特色菜,三鮮是田螺、黃鱔和石蛙,用紅椒、青瓜和蒜頭來煮,味道鮮甜香辣,黃鱔肉滑兼補血,最受女士歡迎。武夷山野豬甚多,在農家菜館經常有「鐵板野豬肉」這道菜,野豬經常在山中走動,肥肉比鄧名高少得多,鐵板豬肉香口得來有嚼頭,豬味香濃。
另一款地道名物是「鍋炆羊肚」,牛肚食得多,羊肚在香港則很少食,爽滑得來有濃濃羊味,嗜羊者切勿錯過。「芙蓉花煎蛋」是以新鮮芙蓉花入饌,廚師用土雞蛋跟芙蓉花炒成奄列,紅色的花炒熟後變成淡綠色,金黃色的奄列帶點獨特花香,是另類美食。
山中野菜有「焗毛尖笋」,爽甜清香,纖維豐富。另一款是「白灼洋茄」,洋茄又名秋葵,據說有滋補壯陽功效,蘸豉油食,黏黏的口感,甚受歡迎。其他菜式有「霸王牛肉」,這是紅燒牛肉,加上用木薯粉做的幼滑麵條,用紅椒來炒,香辣味道相當吸引。另一道是武夷山經常食到的「炒土粉絲」,這是用番薯做的粉絲,跟紅蘿蔔絲和冬菇絲來炒,香滑好味。「南瓜煲」簡簡單單,清甜有益,有保護前列腺功能,我等中年男士最宜多食。最後上桌的是「肉夾饃」,是用炸得香脆的煙肉夾在饅頭中間來食,是很好味的山中「豬柳漢堡」。
飯後賞張藝謀「印象大紅袍」
食了十多道菜,埋單不計豬肚湯的話,只需一千元,每人不用一百元,雖然不算甚麼星級美食,但食材有機新鮮,人人食得開心。
晚上不想唱K的話,不妨看看張藝謀策劃的「印象大紅袍」,這是張大導「印象」系列的最新出品,是少有的大型山水實景製作,巧妙地利用武夷山的山川溪流作佈景,大王峰、玉女峰和茶園等均為表演舞台的一部份,我們坐在最後一排的座位,一面吹風扇,食花生、涼果和餅乾,一面欣賞演員談論茶藝,比試輕功,彩色燈光效果甚佳,意外驚喜是完場前一刻有美眉突然在眼前出現,為我們每人奉上一杯大紅袍,也為「印象大紅袍」畫上最適切的句號!
葉澍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