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善健談】當焦慮變得揮之不去
發佈時間:07:00 2025-08-05 HKT

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曾經歷過焦慮的情緒。當面對考試、工作、家庭壓力等挑戰時,適度的焦慮能提升我們的警覺性,協助我們做好準備與應對。焦慮是一種正常且常見的情緒反應;然而,若這種焦慮情緒持續不退,甚至影響生活功能,就有可能是「廣泛性焦慮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的徵狀。
廣泛性焦慮症患者會對生活中多種事情產生長時間、過度且難以控制的擔憂,例如財政狀況、健康或人際關係。這些憂慮通常持續六個月以上,並伴隨身體症狀,如肌肉繃緊、心跳加快、疲倦、難以集中與失眠等,嚴重影響工作、學業與家庭生活。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約有 4%人口患有焦慮症。香港本地研究亦顯示,焦慮症狀在社會中有上升趨勢。不少患者因為將焦慮誤解為「諗多咗」或性格問題,延誤求醫,實屬可惜。其實,焦慮是可以被理解和處理的健康狀況,不應受到標籤或歧視。
處理廣泛性焦慮症的方法包括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認知行為治療(CBT)能協助患者改變過度憂慮的思維模式,而藥物則有助調節腦內神經傳導物質,改善症狀。不過,藥物可能帶來副作用或需調整劑量,因此專業支援亦非常重要。社區藥劑師作為最易接觸的醫療專業人員,在焦慮症管理中可發揮關鍵作用。他們不僅負責配藥與提供用藥資訊,更能向患者解釋焦慮症的成因與治療方式,減少對藥物的抗拒。藥劑師也會定期了解藥效和副作用,提出調整建議,並鼓勵患者依時服藥,維持療效。對於未經診斷但懷疑出現症狀的市民,藥劑師亦可提供初步建議,並視乎情況轉介至家庭醫生或心理專業人員。此外,社區藥房亦可作為連結社會資源的中介平台。香港現時設有多項由政府或非政府機構提供的情緒支援服務,例如情緒支援熱線、社區心理支援站、家庭輔導中心等。社區藥劑師熟悉這些服務資源,能按個別患者的需要,提供實用資訊,協助他們連繫合適的支援,減輕孤立無援的感覺,進一步提升自我效能與信心。
總結而言,焦慮本是人之常情,當它變得無法控制,我們應正視並尋求幫助。廣泛性焦慮症可透過適當的治療和社區支援得到控制。社區藥劑師作為可靠的健康夥伴,願與您同行,陪伴您走出陰霾,迎向希望。
張德琳
註冊藥劑師
相關文章:
【若善健談】守護前列腺與性福
【若善健談】司機「忍」者
【若善健談】尿頻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