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留地球軌道53年 前蘇聯發射失敗的金星探測器即將墜回地球
更新時間:15:32 2025-05-01 HKT
發佈時間:15:32 2025-05-01 HKT
發佈時間:15:32 2025-05-01 HKT

1972年3月,蘇聯金星9A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然而它的速度不足,沒能脫離地球吸引力導致任務失敗,最後飛行器還分裂成四塊碎片,其中兩塊滯留低地軌道至今。53年後,金星9A號殘骸即將於本月旬失控重返大氣層。
1972年3月31日發射升空
內地「科技新報」表示,金星9A號(又稱「宇宙482號」,Kosmos 482)於1972年3月31日發射升空,原目標登陸金星,然而在成功推出臨時軌道後,定時器故障導致發動機提早點火,最終飛行器逃逸速度不足以離開地球軌道還分裂成4大塊碎片。其中2塊在發射2天後重新進入紐西蘭上空,另外2塊碎片(有效載荷與分離的上級發動機)則盤旋於地球軌道長達53年。
相關新聞:火星曾宜居? 「祝融號」發現存在古代海洋
隨著科學家持續監視金星9A號碎片軌道高度,計算更精確大氣層重新再入時間,荷蘭衛星追蹤專家Marco Langbroek表示,金星9A號殘骸預計將在2025年5月8~11日左右重新進入大氣,但目前太陽處於活躍期,當太陽加熱高層大氣使之膨脹,反過來會增加低軌道物體大氣阻力並減緩軌道速度,從而導致殘骸提早重返大氣層。
值得注意的是,金星9A號當初設計為一個能穿越金星大氣、並於極端高溫環境倖存的著陸器,因此它可能在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後完好無損地撞擊地表。
目前還難以確認殘骸會落在何處(具體取決於殘骸何時重新進入大氣並瓦解),當前軌道表明會落在南北緯52度之間,掉在人口稠密地區的風險很小,但並非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