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健行|百年歷史赤柱古道 隱世老虎坑石橋變打卡熱點

更新時間:03:00 2022-04-15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2-04-15 HKT

昔日未有完善交通配套的時候,本港各地都建有不少山野古道供人往返,這些古道,至今大多已經完成歷史任務,剩下的只是寥寥可數,當中便包括甲龍古道及元荃古道等,至於今天介紹的赤柱古道,便因最近發現的百年石橋而成為打卡熱點。

赤柱古道已有百多年歷史,今日在盡頭處更有指示通往赤柱廣場的路牌。
赤柱古道已有百多年歷史,今日在盡頭處更有指示通往赤柱廣場的路牌。

 

高約十米 隱於林間
根據南區區議員司馬文曾在一個訪問中表示,當他搜尋筲箕灣古道的資料時,發現1845年的香港島地圖已標示出連接筲箕灣與赤柱的道路,至於在1847年至1848年間建成的赤柱古道,更是當年接通香港仔及赤柱的主要道路,不過自從赤柱峽道在上世紀初開通後,赤柱古道漸遭荒廢,直至近期有人在此發現隱藏於林間的古橋與引水道遺址後,才重新成為打卡熱點。

通往老虎坑石橋的路段相當隱蔽,往下走時更要小心水管。
通往老虎坑石橋的路段相當隱蔽,往下走時更要小心水管。

 

赤柱古道的其中一個出入口,靠近舂坎角與赤柱峽道的交界處,走過長樓梯,從大路轉往橋側的樹林,便可發現隱秘的古道小徑,在此隱約有些絲帶作為標示,穿越樹叢,小徑愈見明顯,再前行幾十米,就是「老虎坑石橋」。

老虎坑石橋旁邊有大型排水坑,雨天來訪時務要留意會否有洪水排出。
老虎坑石橋旁邊有大型排水坑,雨天來訪時務要留意會否有洪水排出。

 

站在橋上,也許難以看出端倪,可是只要沿着橋旁的斜路往下走,便會驚覺石橋竟高達八至十米,難怪橋上似曾建有護欄,只是日久失修,今日來訪時便要非常小心。沿小徑前行,還會經過幾個排水坑及由煤氣公司設置的標記石,離開古道前,更可看見規模較小的「獅子坑石橋」呢!

規模較小的獅子坑石橋,別具風情,同樣成為打卡熱點。
規模較小的獅子坑石橋,別具風情,同樣成為打卡熱點。

 

歷史寶庫 古迹眾多
說到赤柱香港歷史寶庫,不少朋友或會聽過「阿群帶路」的故事,據說當年便是由水上人陳群帶領英軍從赤柱登陸香港島。今日的赤柱便有許多歷史建築,建於1859年及在1983年成為法定古迹的舊赤柱警署,更是香港現存最具歷史的警署建築。

在1930年由政府興建的赤柱八間屋,外觀仍然保持得相當完好。
在1930年由政府興建的赤柱八間屋,外觀仍然保持得相當完好。

 

赤柱後灘的八間屋也是古迹,這裏在1930年由政府興建,用作安置因建設赤柱軍營及炮台而遭拆遷的黃麻角村村民,至今外觀仍然保持完好。至於最廣為大家熟悉的美利樓,原址在中環,上世紀九十年代政府將整幢建築物移往赤柱卜公碼頭旁邊重置,成為時代變遷的見證。
文:Kengi 圖︰Kengi、星島圖片庫 鳴謝:Char

整幢由中環移至赤柱重置的美利樓,如今已成為赤柱的地標建築。
整幢由中環移至赤柱重置的美利樓,如今已成為赤柱的地標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