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BUH國際會議2025︱戴尚誠應邀出席 重點介紹香港公營房屋發展藍圖
發佈時間:22:49 2025-11-11 HKT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今日(11日)在社交平台發文,指副局長戴尚誠早前應邀出席「CTBUH國際會議2025」,擔任「城市倡議論壇」嘉賓講者,向全球專家分享香港在高密度城市下的房屋策略與發展方向,並了解到香港在「垂直城市化指數」中排名第一,並在與紐約、杜拜及多倫多相比,樓房可負擔性方面表現最佳,顯示香港在房屋發展上的成就獲得國際認同。
香港「垂直城市化指數」全球第一
戴尚誠本月初應「世界高層建築與都市人居學會(Council on Tall Buildings and Urban Habitat,CTBUH)」邀請,前往加拿大多倫多出席 「CTBUH國際會議2025」,擔任開幕「城市倡議論壇」嘉賓講者之一,與紐約、杜拜及多倫多三位城市規劃與房屋政策專家,一同向1,300多位來自40個國家近百個城市的與會者論述高密度城市的最新房屋策略與城市發展方向。
戴尚誠在論壇上重點介紹了香港的公營房屋發展藍圖,預計未來五年將興建約18.9萬個公營房屋單位,其中包括北部都會區約6萬個新單位。為加快基層家庭「上樓」,香港特區政府積極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MiC),透過標準化設計、高層建築、廠房製作組件及現場快速裝嵌等方式,在短期內興建約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以縮短公屋輪候時間。
「幸福設計」理念融入公營房屋規劃
戴尚誠亦闡述了香港如何將「幸福設計」理念融入公營房屋規劃,將公共空間、綠化環境、社區互動及長者友善設施等元素注入屋邨設計。此舉旨在提升建屋速度和質量之餘,亦讓居民享有更美好的生活環境。
在「高樓大廈對城市可負擔性的影響」主題工作坊中,戴尚誠分享香港多層次的住屋選擇,讓家庭能透過累積資產逐步向上流動。基層市民可先租住公屋,再透過資助出售單位(如居屋及綠置居)置業,最終進入私人樓宇市場,形成一個促進社會流動的房屋系統。他亦分享了香港在「簡約公屋」和過渡性房屋營運上的創新經驗,特別是透過「物業管理 + 非政府機構」模式,確保項目有效管理,並透過就業支援、社區活動及鄰里互助計劃,協助住戶融入社區,改善生活質素。
香港受土地限制 只能高密度垂直發展
何永賢指,是次參與國際會議,也了解到香港在「城市倡議論壇」的「垂直城市化指數(Vertical Urbanism Index)」排名第一。該指數運用世界銀行和聯合國數據,分析40個城市群在高樓、密度與宜居(社會、經濟和環境)三項指標的表現。香港的綜合得分位居榜首,反映其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優勢。她指出,香港受其土地限制,不得不高密度垂直發展,正如房委會近年也不乏高樓項目,但也致力於打造宜居社區,以達至15分鐘生活圈的理念。
何永賢指,在香港、紐約、多倫多及杜拜四個樓房可負擔性極具挑戰的城市中,香港被認為是可負擔性最佳的城市。她表示,香港將繼續說好「提速提效、科技創新、以人為本」的房屋故事,發揮「超級聯繫人」角色,讓國際社會深入了解香港在國家支持下的建築實力,推動香港以至大灣區與國際社會的經驗分享和交流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