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雜誌‧人物誌|血癌戰士逆轉勝 陪伴同路人走出恐懼
發佈時間:08:00 2025-10-23 HKT

「從確診那一刻起,我覺得自己的人生軌跡,和身邊所有朋友都不一樣了。」身穿印有「逆轉勝」字樣上衣的Owen,回憶起過去5年多的經歷,難掩感慨。23歲成了他人生的重要轉捩點——在此之前,他遵循社會期望的既定軌道前進;在那之後,他必須與病魔抗衡、與恐懼共處,甚至兩度接受骨髓移植。突如其來的血癌打亂了他的人生規劃,卻也讓他重新學會掌控自己的節奏。康復後,他成為醫院義工,穿梭病房之間,以過來人身份陪伴病友走過艱難時刻,「作為有幸留下的人,不應該浪費時間與機會,能做多少就盡量去做。」

患病前生活順利任職教師
確診前的人生,Owen以「幸福」形容,就讀北角第一派位組別(Band 1)中學,大學入讀港大社會科學系,畢業後順利成為中學老師,教授通識與中西史。他笑說,「人生好像頗順利。」
命運的轉折出現在2019年底,他正值23歲。那時他臀部忽然出現一個水泡,外科醫生初步判斷是膿腫,為他進行手術,但傷口久未癒合,之後又出現腰酸背痛。直到一位港大醫科朋友提醒他可到政府普通科門診驗血。豈料翌日便接到門診來電,請他去「看報告」。Owen仍記得,醫生告訴他白血球指數異常,懷疑與白血病有關,並即日安排入院,「從踏進門診那一刻起,我整整一個月沒回家。」
從此,人生由順遂的開局,轉為與病魔的漫長鬥爭。Owen確診急性骨髓白血病,需要接受化療。那段時間,他身體虛弱、雙腿無力,疫情期間病房禁止探視,他嘆言感到十分孤獨。
獲家人朋友無條件支持打氣
患病期間,母親成了他的最大支柱——她既照顧家庭,又要奔走醫院、與專家溝通。手術前,血科建議清理臀部傷口以防感染,外科卻以「高風險」為由不願動刀。母親四處求助,最終聯絡上一名血科權威專家,「確認我的情況挺嚴重,認為必須立即下藥和清理傷口。」最終,憑專家的一封信,才得以安排手術。
為了替他打氣,當時的女友還找朋友製作影片,集齊眾多名人祝福。他說,一直很喜歡演員劉俊謙,沒想到對方會在《幻愛》小說上親筆撰寫鼓勵說話,並以曾出演的電視劇《二月廿九》勉勵他「命運是可以被改寫的」。那本書,他至今珍藏。此外,他亦收到喜愛的球隊——皇家馬德里從西班牙寄來的球員親筆簽名足球,「我覺得這23年不算枉過,有這麼多人為我做這麼多事。」


然而,進行骨髓移植當天,意外還是發生了。他表示,手術前需進入移植病房,接受高劑量化療,讓身體完全「清潔」,等待移植新的幹細胞。惟手術當天,醫生才發現沒有通知捐贈者,最快要3日後才能手術。他嘆言,那3天徹夜難眠、胃部抽筋,甚至需要見臨床心理學家舒緩情緒。
Owen亦在移植手術完成後向院方投訴,惟他強調不為追責,「但我希望我承受了的不會白白浪費,起碼不會再出現下一次。」
出院後,他曾短暫重返教職。但2022年感染新冠病毒後,血小板持續下降,最終證實復發。醫生告訴他,再移植的成功率只剩三成多。那時他感到絕望,直到在網上看見一位兩度移植成功的消防員,在病人組織幫助下,他成功與對方取得聯絡。
雙方進行了1個多小時通話,Owen覺得自己被這位年紀、經歷相仿的同路人所理解,「他說:『不用感謝我,今天是我和你分享我的康復經歷,之後就輪到你和下一個病友,分享你的康復經歷。』」 那句話為Owen帶來了希望,也成為他助人的信念。
康復後成為醫院探訪義工
第二次骨髓移植的捐贈者,是他的姐姐。Owen說,姐姐已移民英國,且一向怕痛,卻義無反顧回來救他。情況穩定後,Owen在去年正式成為醫院探訪義工。他發現,年輕血癌患者不少,但義工多為長者,「他們很有心,但有時候年輕病人更需要能理解他們心境的同行者。」他分享,曾有年輕男病人被年長義工說到發脾氣,最終他以自身經歷打開對方心門,「因為我也是在差不多的年紀經歷這個病,他們其實很想聊這些。」

Owen也遇過一位60多歲的男患者,在醫院走廊主動找他傾訴,對方即將接受移植,擔心失敗。Owen陪他聊了1個多小時,分享自身經驗,並幫他聯絡其他年紀相近的康復者。該患者上月已出院,他笑言對方的太太經常形容他是「耶穌派來的小天使」,「他們的反應會讓我覺得,這個世界上有需要我的地方。」
惟他也坦言,無可避免會遇到病友離世,只能學會調整心態,「至少我陪過他們,這樣想心裏會好過一點。」在病人家屬的建議下,他開設了社交專頁,記錄抗癌與康復歷程。
Owen說,收到很多窩心留言,也有病人私訊他傾訴,希望鼓勵他們,「雖然人生軌跡和你想像中有點不同,但只要堅持走下去,就會看到這個軌跡所描繪的樣貌,其實是值得自豪的。」
呼籲骨髓捐贈分享「福氣」
回顧患病經歷,他說,自己雖是恆常捐血者,但當成為病人後,才明白血液無可取代。化療時他用了許多血,也曾遇到血庫存量太低,無法輸血小板,「我覺得捐血的人,真的可以幫助很多病人延續生命,尤其是捐骨髓,更直接影響到跟你吻合的病人。」
現今骨髓捐贈技術已非常成熟,過程簡單,他呼籲,「健康是一種福氣,願你把福氣分享給有需要的人,讓這個城市更有愛和美好。」

勇敢變道成足球教練
歷經血癌的考驗,Owen的人生沒有選擇「重回軌道」,回校執教,而是勇敢地變道,順從內心對足球的熱愛,成為了足球教練和球證。這些年的患病經歷亦讓他更珍惜與家人和朋友相處的時光。
「帶過爸媽去歐洲旅行、探望姐姐,我很珍惜和家人相處的時間。」談起康復後的點滴,Owen語氣雀躍,「去了很多次旅行,基本上有一半都有帶他們。」旅行不僅是和家人團聚,也是他探索人生方向的方式。在獨自旅行的過程中,他學會和自己相處、和自我對話,讓心靈得以沉澱,得以消化和梳理過去幾年生命中的巨大轉折。
雖然身體仍需調養,Owen選擇以兼職的身份投身他熱愛的足球事業,身兼教練與球證,「不斷嘗試新的工作,我很喜歡踢球。」他笑着回憶,完成第2次骨髓移植後,因身體未完全康復,曾被醫生勸阻前往卡塔爾觀看世界盃。然而,生命總有驚喜。去年,好友意外抽中德國歐洲國家盃決賽的VIP門票,並邀請他一同前往觀賽,「雖然不能看世界盃,但後來我去了柏林看歐洲國家盃決賽,生命是有很多出乎意料的事。」


努力訓練挑戰馬拉松
除了足球,他亦挑戰馬拉松。他回想,化療後雙腳無力行走,不過他沒有放棄康復訓練,最後今年初以56分鐘的成績完成10公里賽事,朋友特意到終點迎接他、為他歡呼,這份支持讓他明白自己的價值,「我在他們身邊,對他們來說,也是在生命裏繼續前進的鼓勵。」
被問到想對23歲的自己說甚麽,Owen沉思片刻,緩緩道:「我知道你這一刻很想跟從社會的清單(checklist),你也跟得很成功 ,但是放心,你可以丟掉它,因為將來你會做一張屬於自己的清單。」
他說,血癌曾讓他感覺人生「很失控」,但也是這場大病,為其帶來改變與覺悟,「某程度上,這個病令到我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也讓他變得更加堅強。
記者:潘明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