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務署特色渠蓋設計比賽 灣仔藍屋、中西區電車奪冠亞

更新時間:07:00 2025-10-10 HKT
發佈時間:07:00 2025-10-10 HKT

渠務署去年為慶祝成立35周年,以貼近公衆日常生活的「香港十八區特色」為主題,再次舉辦特色渠蓋設計比賽,反應非常熱烈,共收到約2600份參賽作品,數量較2019年的比賽多出約一倍,結果由藝術系學生林曉銘設計的「灣仔區藍屋」奪得冠軍,亞軍則由設計師黃光達的「中西區電車」奪得。

林曉銘表示,藍屋作爲唐樓,能代表到灣仔這個舊區,同時也充滿人情味和回憶,它一開始是醫院,後來變成武館,也開了學校,承載了許多香港人的回憶,認為很代表到灣仔區。而藍屋的香港故事館會講述其歷史,現時依然有人居住,所以是一處充滿着很多灣仔區的回憶和人情味的地方。

見到自己設計的渠蓋可以製成實物,林表示感得很神奇,原本只是在2D的畫面上創作,可以做出3D的渠蓋,凹凸不平,而渠蓋是一個很實際又有創意的宣傳方式,因爲它完全融入在街道裏,也可以很自然地在街上看到,不需要刻意擺放一幅畫出來,反而放在社區,是一種特別的宣傳方式,可以宣傳香港的特色地區,也讓designer(設計師)和artist(藝術家)可以發揮他們的創意。

黃光達表示,選擇中西區,是因為這個地區對他來說有着非常獨特的魅力,每次坐着電車經過這裏,仿佛進入了一個時光隧道。中西區融合了香港的歷史、文化和現代化發展,無論是傳統的街道、獨特的建築還是充滿活力的城市氛圍,都讓他深深喜愛,特別是它那種融合東西方文化的特質,這是香港的象徵。

他的設計想要表達的是中西區的平衡與延續性,透過圓形邊框和車軌的圖案,象徵著香港過去與現在的交織,以及現代化進程中的平衡。設計中隱藏了「天圓地方」的概念,寓意著萬物和諧、平衡的狀態。我希望能夠突顯這裡的文化交融,以及香港街道上行走的慢節奏與快速生活的對比,使這個設計成為中西區獨特文化與歷史的象徵。

今次比賽新增網上投票環節,提高公眾的參與程度,而公衆投票的結果亦會計算入參賽作品的最後得分内。同時,專業評審團會就整體構圖、主題表達、實用性及創意給參賽作品評分。

新界北渠務部工程師陳裕坤表示,渠務署正陸續將7款由市民創作、極具地區特色的藝術渠蓋,安裝於香港各區,等我們每日行過的街道,變成充滿藝術同故事的畫廊。將市民的設計變成可使用的渠蓋實物,即從畫紙到現實,讓藝術與工程巧妙結合,是一個非常有趣又極具挑戰性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