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馬拉松2026|本地跑手狂呻「抽唔中」 參加慈善計劃如侮辱?議員倡分兩日舉行增名額
發佈時間:15:29 2025-10-04 HKT

【渣打馬拉松2026/馬拉松/渣馬/10公里/半馬/報名/名額】一年一度的跑步盛事「渣打香港馬拉松2026」將於明年1月18日舉行,今屆參賽名額維持在7.4萬個,主辦方昨日(3日)公布第二輪抽籤結果後,網上隨即湧現大量「抽唔中」的帖文,本地跑手怨聲四起,不滿本屆中籤率較以往低。有立法會議員建議賽事改為分兩日舉行,相信可大幅增加參賽名額。
在不同社交平台的相關討論區中,隨處可見網民發布「冇中」、「抽唔到」的回應,有網民表達失望之情,「由第一次公衆抽簽至今日,諗都未諗過抽唔到」,呼籲主辦單位香港田徑總會改革抽籤制度,形容「仲叫抽唔到的參加馬拉松慈善計劃,對認真跑者的侮辱」,稱「仲好,唔使練得咁辛苦,輕鬆跑下10k,踩下單車。抽唔到的跑友,我陪你呀」
相關新聞:渣打馬拉松2026|長者跑手優先報名達標要求 嚴格過波馬 一組別要求快近一小時!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6|9.8起公眾報名 即睇比賽路線+報名費+獎金 附報名連結
抽籤制度被指不公 慈善名額惹爭議
帖文引發共鳴,不少網民紛紛加入議論,質疑今年渣馬所有賽事「中籤」難度均較往年提高。不少網民留言反映類似遭遇,指自己往年較曾抽籤成功,惟獨今年未「中籤」;亦有網民連續多年不中籤,自嘲「以為我係被blacklist(列入黑名单)咗」。甚至有網民統計身邊友人「數得出十個」未中籤。有網民質疑是否因慈善名額、海外名額增加,變相導致公開抽籤名額減少,「會唔會俾多咗呢啲慈善名額,變相叫人買位參賽?」樓主亦認同「直情係啦,跑住食又有,2900蚊位」,直指慈善名額收費高昂,形同「買位參賽」。同時,有人懷疑主辦方撥出更多名額予非香港居民,吸引外來人士;亦有人質疑「個個人都玩渣馬貪打卡」。
網民提議分日舉行賽事
亦有網民發帖建議大會參考其他地區經驗,將10公里與半馬、全馬賽事分開兩日舉辦,以提升整體參賽名額,同時優化賽事安排,認為若能在周六舉行10公里賽事,周日舉辦半馬和全馬,可充分利用現有賽道與人手資源。因10公里與半馬、全馬賽道並無重疊,僅維園需多一日作為終點及行李寄存區。該帖文下有網民留言贊成,惟認為應將半馬與10公里同置於周六,全馬獨佔周日,以確保賽道安排更順暢。但另有網民質疑賽道承載力並未提升,分開舉辦10公里對增加半馬及全馬名額幫助有限。
有多年參加渣馬經驗的立法會議員陸瀚民接受《星島頭條》查詢表示,渣馬作為本港一年一度體育盛事,多年來深受本地及海外跑手歡迎,隨全球跑步熱潮興起,若參賽名額維持不變,中籤機會只會越來越小,惟強調相關現象並非香港獨有,全球多個熱門馬拉松賽事,如上海馬拉松等,都因報名人數眾多而導致「一百個人入面得幾個人得」,形容「每個城市的馬拉松搞得越成功、越受歡迎,(報名)成功率亦越來越低」。
封路時間成樽頸 倡分兩日舉行
陸瀚民分析,本港馬拉松難以大幅增加名額,關鍵因「封路時間非常寶貴」。他解釋,賽事需由凌晨開始封閉主要幹道至下午,對其他道路使用者構成影響,如以現時封路時間為基礎增加名額,「未必頂得順」,而再延長封路時間更非易事。他建議可探討將賽事分拆成兩日舉行,如將十公里賽事安排在周六,而半馬及全馬賽事則安排在周日,認為可增加道路承受程度,「好似條水管咁,承受力高咗,自然可以增加跑手名額」。
陸瀚民指出,主辦方香港田徑總會今年已作出新嘗試,在賽事前一天在啟德體育園舉辦青少年賽事,可視為分日賽「雛形」,以測試運作可行性。惟他強調增加封路方案需社會達成共識,在推動體育盛事與減少對市民影響間取得平衡。
被問及海外跑手名額會否搶佔本地名額時,陸瀚民表示,具體名額分配比例需由田總解答,但他觀察到本地跑步人口持續增長,無論新手或資深跑手,都令「跑步經濟」市場擴大,競爭加劇是「現實嚟嘅」,期望市場調整後「有多啲朋友可以參與到」。
記者:李健威、曹露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