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樺加沙|港燈風暴期間保持供電穩定 錄4宗電壓驟降事件  全部不足一秒內復常

更新時間:19:59 2025-09-25 HKT
發佈時間:19:59 2025-09-25 HKT

隨着超強颱風「樺加沙」較早前在內地登陸,天文台今日(25日)中午前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颱風襲港期間,港燈在發電或輸配電系統方面均維持正常運作。南丫發電廠在風暴期間整體運作正常,有賴早前部署的防風措施以及策略性的基礎建設,包括加設的防洪牆及防洪板,將「樺加沙」所帶來的風暴潮及越堤浪對發電廠運作的影響降至最低。發電廠亦安排充足人手留守,包括高級管理人員在內的團隊,在8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生效期間輪流當值,協力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

颱風期間共錄4宗電壓驟降事件  全部不足一秒鐘內復常

港燈系統控制中心在颱風期間負責嚴密監察發電、輸電及配電系統的運作, 期間一共錄得4宗因港燈供電範圍以外的事故、經聯網引致港燈供電範圍電壓驟降事件,惟全部已在不足一秒鐘內恢復正常,港燈整體供電情況保持穩定。

緊急客戶熱線方面一共接獲59宗查詢,當中37宗涉及客戶電力裝置故障而引致供電受阻,2宗因強風以及塌樹導致港燈供電設備受損,均位於南丫島榕樹灣,經工程人員連夜搶修,在風暴期間已經恢復正常供電。而其餘20宗查詢,則包括變電站警報系統響號、電站輕微滲水、電站附近有塌樹或者阻路等,全部均未對港燈的供電構成影響。

針對涉及客戶電力裝置故障的查詢,港燈工程人員透過遙距監測系統協助客戶排除故障,而在安全情況許可下,亦派員到場支援,務求令客戶的供電系統盡快恢復正常。

港燈董事總經理鄭祖瀛表示,港燈未來將繼續探索和研究如何更廣泛、更有效地運用智能科技,進一步強化發電、輸配電及監測系統的綜合能力,同時亦致力打造一支專業、穩健、細心且富有愛心的團隊,持續為香港市民提供優質服務,並為香港的發展作出貢獻。

為減低惡劣天氣對戶外電力設備的影響,港燈早於九十年代初已透過作出適度投資開展龐大的工程,逐步以地底電纜取代架空電纜,進一步保障供電的穩定與可靠。經過數十年的努力,除少數偏遠地區仍使用低壓架空電纜外,目前港島區的電力供應已全面使用地底電纜。低壓架空電纜亦已改用更可靠的架空捆綁電纜,增強應對惡劣天氣的能力。至於早前保留作後備用途的多段高壓架空電纜,港燈則已開展分階段拆卸工程。

AI CCTV及其他智能裝置  加強對電站運行狀況遠程實時監察

除了電網改造,港燈已在多個高風險變電站加裝「智慧配電解決方案」 (Intelligent Distribution Solution, IDS),包括人工智能閉路電視(AI CCTV) 及其他智能裝置,加強對電站運行狀況的遠程實時監察。該方案在今次風暴中發揮預期效果,不但有效識別變電站內的異常情況,包括即時提供有關滴水情況及滲水速度等關鍵指標,協助前線人員準確判斷應對方式,同時可以加快支援速度,提升整體應變效率。

在東區沿海多個分區變電站,港燈透過閉路電視系統進行全天候監察。其 中,杏花邨變電站共設有6組閉路電視系統,並配備擋水牆、排水泵、水浸監察及警報系統,在風暴期間進行實時監察,及早作出應變,確保變電站在颱風期間保持正常運作。 除了供電設備的硬件部署,港燈亦安排充足人手,在流動指揮中心及多台緊急流動發電車的支援下,隨時應對突發事故。而為應對風暴期間可能出現的交通不便,公司亦預先安排酒店房間,方便工程人員在8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生效期間,毋須跨區上班,同時確保輪值人員能獲得充足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