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酒樓負責人 : 訂枱慢熱 料只略旺於周末 冀借「小紅書」等社交平台吸內地客彌補
發佈時間:08:00 2025-09-14 HKT

【中秋節/酒樓/團圓飯/北上】距離中秋節不足一個月,但市面慶祝氣氛淡靜,有酒樓負責人向《星島》坦言,今年中秋訂枱情況明顯更慢熱,市民留待過節前一至兩周才願落實訂單,與過往提前一個月訂枱吃團圓飯的習慣,形成鮮明對比;且生意額料只較平日周末「略旺」。另有業內人士指,因預計市民北上過節,冀加強網上宣傳吸引旅客用膳填補缺口,但料整體生意仍會按年跌約5%;而因市民消費意欲低迷,今年亦無加價空間。
中秋節|酒樓: 今年訂枱慢熱 估計較周末只多兩、三成生意
今年中秋節正日為10月6日,連同周末及翌日公眾假期,可望帶來4日「小長假」效應。惟餐飲業界對「團圓飯」生意未感樂觀。酒樓負責人蘇萬誠指,今年訂枱明顯更為慢熱,預算中秋生意只會較一般周末「略旺」,但遠不及往年盛況,「以前中秋節的生意額是周末的兩倍,今年估計只能多兩、三成」。除外遊效應,香港家庭規模縮減,也是「團圓飯」低迷主因,蘇指:「過往動輒十多人一枱,就算1、2名家庭成員抽不到時間,都可以照食。但現在一個家庭只有數名成員,有人不到就影響好明顯,故市民過節習慣也趨向隨意,未必揀在正日慶祝」
蘇萬誠續指,隨食客傾向提前或延後聚餐,部分人更「中秋節不安排一家人吃飯」,令中秋聚餐需求下降,「且現在市況不好,出於經濟壓力等原因,不少客人也拖到節日前一、兩周才落實訂枱,不像過往提早一個月預訂」。另公司聚餐亦不如以往普遍,他分析除與員工人數減少有關,員工更傾向北上過節,也是主因,「有些公司乾脆不吃中秋飯,安排員工在中秋放假」。他嘆,今年整體生意亦遜於去年,主因亦離不開北上消費、企業裁員及市民收入下降等因素。
中秋節|近年積極透過「小紅書」等內地社交平台宣傳
另一酒樓負責人林永春表示,因酒樓面積所限,中秋節主要以街坊及熟客等家庭客生意為主,目前已有約三成訂枱吃「團圓飯」,「大多數人會在過節前半個月才開始訂位」。因中秋有小長假,他推算不少港人會北上遊玩,「本地客或會減少約兩成,期望可用旅客來彌補,生意預算會較去年減少約5%」。他指,因其飯店鄰近商務酒店,且區內較少中菜選擇,故近年積極透過「小紅書」等內地社交平台宣傳,成功吸引不少旅客光顧,「平日也有客人講普通話,街坊也支持,旅客亦有信心」。不過,他指現時餐飲業競爭激烈,已連續2至3年不敢加價,「今年備菜成本與往年相若,但利潤或減少一、兩成,始終市道差,寧可賺少一點,也不敢加價」。
現代管理(飲食)專業協會副主席梁進表示,今年中秋節訂枱較往年冷淡,整體訂單數目較少。他表示,消費者的消費模式已有所改變,普遍不再提前1個月預訂,多數在節日前1至2周才作安排,「以往市民擔心節日無位,早早落訂,如今則多了臨時決定的客人,故難以預測實際人流」。梁進認為,部分餐廳在節日期間仍有機會錄得不俗生意,但整體而言,餐廳需適應新的市場環境,經濟復甦仍需時間,業界應做好準備,靈活應對。
在經營環境方面,梁進坦言目前並無加價空間,「在消費意欲低迷、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加價恐令客人卻步」。他提到,今年成本與去年相若,且中秋節在食材預備方面的壓力不大,因其所用食材多屬常規品項,若銷售未如理想,仍可留作日後使用;但在其他節日,如新年等,所用食材可能具季節性,訂貨需更精準掌握,否則容易造成浪費。
記者:蔡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