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律師公會新法律義助服務計劃冀今年內推出 8.26辦國際反貪法治研討會︱專訪
發佈時間:08:00 2025-08-09 HKT

大律師公會主席毛樂禮上任逾半年,他接受《星島》訪問時透露,公會全新的「法律義助服務計劃」冀今年內推出,相信新計劃較舊計劃可以接觸及幫助更多市民。他又指,公會首度與世界正義工程攜手,將在本月26日合辦研討會,探討反貪污和法治的關係,講者包括律政司司長林定國等人,報名情況踴躍,至今已有近百名來自海外及本地的法律執業者、執法機關代表報名參與。
新計劃籌備近半年 已有4NGO加入
毛樂禮表示,自舊的「法律義助服務計劃」停收新申請以來,公會過去一年接獲約100宗來自市民的法律查詢,當中涉及不同法律及性質,反映社會對法律義助服務的需求頗大。他表示,公會積極籌備新計劃近半年,主要考慮人手、各非政府組織與公會合作的流程,配對的方法、保險等,透露已有4間非政府組織加入,公會持續獲其他非政府組織主動接觸,相信新計劃可以比舊計劃接觸及幫助更多市民。
毛樂禮又指,公會將首度與世界正義工程在本月26日合辦研討會,探討反貪污和法治的關係,邀請律政司司長林定國、上訴法庭副庭長麥機智、廉政專員胡英明等擔任講者。他形容報名踴躍,至今已有近百名來自海外及本地的法律執業者、執法機關代表報名參與。公會亦將會在10月,舉辦第三屆新晉大律師國際論壇,預計會有約150人出席。
參與不同論壇 解說香港普通法制度
回顧過去逾半年執掌大律師公會的工作,毛樂禮表示,自己作為主席,一直積極參與海外、內地及香港的論壇,包括2月在香港舉行的「國際律師協會亞太區域論壇雙年會」、4月在馬爾他出席「英聯邦律師協會雙年會議」、5月到意大利米蘭參與「國際律師協會律師領袖周年大會」等,向不同法律界人士解說香港獨特的普通法制度。
毛樂禮並強調,培養下一代的律師是公會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舉例由公會主辦的中學生辯論比賽自2004年開始,至今舉行21屆,今年共有32間學校參賽,並於7月舉行總決賽。他認為,每年的辯題都牽涉不同的法律概念,期望培養同學以不同角度深入探討法律議題的能力,推廣及培養法治觀念。
於內地涉外法治人才培訓方面,毛樂禮提到,公會與浙江省律師協會合作,今年3月新成立浙江省涉外律師領軍人才培訓班,由約30位資深大律師或大律師教授課程。另外,公會亦與江蘇省律師協會、南京大學在上月合辦國際商事仲裁高階實務培訓班,課程為期三日,主要對象為內地律師、仲裁機構代表,旨在加深內地業界就國際商事仲裁的認知。
冀法援資源不要減
特區政府將於9月推出新一份《施政報告》,律政司早前已舉行諮詢會聽取業界意見,問及大律師公會向政府提出了哪些建議?毛樂禮說,公會了解政府面對財赤,但他期望政府盡量不要減少法援的資源,強調現時法援所應用的資源是用得其所,對當事人而言十分重要,「如果有原告或者申請人沒有金錢去請律師,你不批法援,其實下一步就是市民會自己親身去法院自辯。」他關注,如果自辯人士比例提高,有可能會加重司法機構的工作量。
就公會訪京安排,毛樂禮表示,除了在新冠疫情期間外,公會每年都會有訪京行程,「暫時時間未有決定。」
記者︰黃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