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歲男子感染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 家中暈倒送院留醫 情況危殆

更新時間:17:08 2025-08-06 HKT
發佈時間:17:08 2025-08-06 HKT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中心)今日(6日)正調查一宗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個案,涉及一名57歲男子。他於7月31日在家中暈倒,同日經救護車送往明愛醫院急症室,並留院治療,翌日被轉送至廣華醫院。他的腦脊液樣本經化驗後,證實對腦膜炎雙球菌呈陽性反應,臨床診斷為腦膜炎。病人現時情況危殆。

病人潛伏期內沒有外遊  家居接觸者無出現病徵

初步調查顯示,病人潛伏期內沒有外遊,他的家居接觸者至今沒有出現病徵。中心已向其密切接觸者派發預防性藥物並繼續進行調查。

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感染是法定須呈報傳染病,截至今日,中心今年共錄得8宗個案。

腦膜炎雙球菌感染是由腦膜炎雙球菌所引起,主要經由直接接觸帶菌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包括口鼻分泌物)而傳播。當細菌入侵血液(腦膜炎雙球菌血症)或包圍腦部及脊髓的內膜(流行性腦膜炎)時,可引致嚴重病症。腦膜炎雙球菌血症的病徵包括突發性發燒、劇烈頭痛、皮膚出現瘀斑及休克,嚴重者甚至會致命。流行性腦膜炎的病徵包括發高燒、劇烈頭痛、頸部僵硬及嗜睡,亦會有嘔吐、畏光或皮疹等情況出現,若情況嚴重更可造成腦部損害或死亡。

曾祈殷: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感染死亡率高達10%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指,雖然目前已有8宗個案,但仍屬「單位數」,毋須過於擔心。而該病菌存在於帶菌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可經直接接觸分泌物或飛沫傳播,故一般而言需較密切接觸。但他提醒,因帶菌者本身未必有病徵,若在咳嗽、打噴嚏時身邊有高危人士,如幼童、癌症病人或免疫力低者,便有機會被傳染,故需妥善跟進患者身邊的密切接觸者,以防出現下一波傳播,「尤其如患者本身在院舍、學校或幼兒中心工作就更要小心」。

曾續指,若患者未有接受積極治療,文獻顯示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感染的死亡率高達10%,且有10至20%人在康復後仍有後遺症,如聽力、記憶力缺失、神經受損等。他說:「該症潛伏期一般長達7至14日,患者在發病前1至2日已有機會傳染他人,故密切接觸者通常要吃口服抗生素,並要接受醫學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