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文化藝術節︱客運大樓座位化身飛行棋盤 模仿舊啟德機場航班資訊板現身赤鱲角

更新時間:18:10 2025-07-25 HKT
發佈時間:18:10 2025-07-25 HKT

機管局今年再度舉辦「香港國際機場文化藝術節」,即日(25日)起至11月8日,展示4個裝置藝術及展覽,其間亦有約30個現場表演。機管局行政總裁張李佳蕙今日在開幕禮上致辭時表示,香港機場不單是交通樞紐,同樣是數百萬旅客訪港後的第一印象,「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分享香港的藝術和文化,就是展現香港的最佳方式。」

張李佳蕙:展現香港最佳方式

張李佳蕙指,機管局自10年前舉辦首屆香港國際機場藝術文化節以來,這項活動已發展成特別的平台,匯聚香港新興力量,重新定義機場成為航空與想像力交匯的地標。她介紹,今年藝術節繼續帶來大膽有趣的概念,「例如離境大廳,傳統的座位被重新設計成一個巨大的飛機棋盤,讓候機變成奇妙體驗。」

她又提到,待擴建後的二號客運大樓於今年9月首階段開放,文化體驗將更加豐富;再之後的Skytopia將進一步提升文化體驗,擴建的亞洲國際博覽館亦將舉辦世界級的表演和活動。

機械翻頁展示新舊機場照

今次4個展出的裝置藝術及展覽分布在一號客運大樓抵港層及離港層。其中,「流光掠影」模仿舊啟德機場經典的航班資訊展示板,透過機械翻頁裝置,展示一系列赤鱲角機場照片及啟德舊照。創作者香港遺美&Maison V的藝術家表示,機械翻頁展示板是機場經典設計,而一格格整齊翻頁的機械系統,亦令人聯想到機場航空升降的秩序。

另一裝置藝術「起『乘』轉合」,就將客運大樓的公眾座位變成「飛行棋」形狀。創作者Stickline藝術家介紹,「飛行棋」有別於一般傳統飛行棋玩法,會發現沒有所謂「終點」,因為機場既是旅程的起點亦是回程的終點;而棋子路線穿插交匯,象徵在旅程途中的交集,認識新朋友或遇到新鮮事。

匡智會學員畫作躍升大屏幕

「字在生活中的書法」是展出多個30至90年代香港日常生活中的招牌、電影海報、廣告等書法藝術的展覽。創作者黃雋溢特別介紹當中3米乘3米的「動態led大螢幕」,它切割成144小格,然後通過畫面文字作出相應的動作。至於短片內容則由兩位藝術家創作,分別展示靜態的文字書法之美,及歷史上一些已被拆卸的霓虹燈牌3D動態光影。

「躍動藝術之旅」則是機場與本地團體及藝術單位合作,在大屏幕上是展示4條動態影像和動畫影片。當中有兩條影片,是由匡智會挑選出10幅由學員創作的畫作,其中一幅是由有智力殘障及半身癱瘓的學員創作出來。另外兩條影片分別與M+及ModArt Gallery合作,分別展示加拿大攝影師Greg Girard的啟德機場舊照,及展示香港機場作為全球文化交匯點的動畫。

記者:趙克平

攝影:盧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