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經濟︱卓永興冀吸引長者重投勞動市場 商經局:長者是龐大消費群體 吸引留港消費至為關鍵
發佈時間:10:35 2025-05-28 HKT

政府昨日(27日)公布30項措施推動銀髮經濟,涵蓋5大範疇,包括促進「銀色消費」、發展「銀色產業」、推廣「銀色品質保證」、推廣「銀色財務及保障安排」,以及釋放「銀色生產動力」。領導銀髮經濟工作組的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表示,30項措施約一半屬全新舉措,其餘為優化現有措施,期望能帶動風氣,令市場重視及發展銀髮經濟,將在明年檢討進度及成效。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則表示,長者有龐大消費能力,關鍵要吸引他們,留港消費。
卓永興:長者潛在勞動力可釋放數十萬人
卓永興今早(28日)在電台節目表示,今年首季「少老」群組勞工參與率僅約38%,遠低於全港勞工參與率的約54%,長者潛在勞動力可釋放數十萬人。60至69歲長者屬於「少老」,有足夠勞動力及生產力。勞工處「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推出大約9個月,有4000多宗是60歲以上,佔總數逾兩成,相信有上升空間,期望措施可吸引更多長者重投勞動市場。
丘應樺於另一電台節目表示,銀髮經濟工作組的籌組,是因應香港整體經濟發展的需要及社會人口年齡改變,政府統計預測到了2043年,每3名香港人,就有多於1名長者達到65歲,面對人口結構轉變的新形勢,必須積極應對高齡化帶來的各種挑戰。他指,長者佔本港人口一個很大的比例,他們有一定經濟條件和消費力,亦不可忽視長者是一個龐大的消費群體的需要和經濟能力。
他指,若銀髮經濟產品有高度發展,亦可以賣到其他經濟體,促進貿易。他指銀髮經濟的潛力很大,市場的力量也很大, 如果商界能夠積極推出一些適合長者的高品質產品服務,可創造很大的經濟價值的同時,亦可提升長者的生活質素和選擇。
長遠會審視發展情況或訂立機制和指標
對於預期銀色消費措施可以帶來多大的經濟效益,以及會否設定成效指標(KPI),丘應樺稱政府數據顯示本港去年60歲或以上人士整體的消費開支約為3,420億元,佔本地生產總值(GDP)約11%,估計10年後、2034年可增至4,960億元,因此政府希望推動銀髮經濟,促進經濟發展,令長者的消費會超過這個GDP數字,現正是開始階段,涉及範圍多,暫時來說沒有設定KPI,但長遠來說會再審視發展情況,看看是否需要訂立一個機制和指標。
他又稱,會多方面促進銀髮消費,但吸引長者留港消費至為關鍵,希望業界發展多些銀髮產品及飲食方面,可以更具吸引力,不單要吸引長者,還有照顧者和家人一同在香港消費,在這方面都要需時做調研工夫,在衣食住行,包括健康、金融產品方面,了解他們的需要而作出迎合。各政策局會保持與業界溝通,發掘銀髮商機,促進銀髮消費。
管浩鳴關注銀色品質認證
在同一節目上,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主席管浩鳴表示,昨日公布的30項措施,原則上已涵蓋銀髮經濟核心需求。他則較關注銀色品質認證,因市場很多針對長者的產品,但缺乏認證可能導致品質參差不齊,甚至某些功效言過其實,影響長者對產品的信任及導致他們卻步。
身兼社聯主席的管浩鳴表示,過去「照護食」缺乏統一標準,若社會及商界等能有明確標準跟從,可確保長者能安全、輕鬆地進食,更希望將標準推廣至大灣區,食物的生產能按照標準而製作,可讓經常北上或在內地居住的香港長者亦能受惠,預計首先會在廣東省即大灣區定標準如何製作軟餐。
相關新聞:銀髮經濟推30項措施 拉動銀髮消費產業 飲食界推長者菜品 展覽免費入場及優惠
至於釋放銀色生產力方面,管浩鳴認為,現時政府某些部門以及部分企業,如校長退休界線都設在60歲,建議政府研究放寬限制,整個概念是打造長者友善社區,針對長者體力,可探索靈活就業模式,如將工作分柝讓兩名長者去做 ,及彈性上班時間等。
黃家和:飲食業界對銀髮市場充滿信心
銀髮經濟顧問小組成員、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則表示,飲食業界對銀髮市場充滿信心,當局未公布措施前,已有很多食肆及酒樓,推出優惠價吸引長者消費,如「飲早茶」優惠等。
政府今次推行銀髮經濟,亦會與飲食業合作,提供迎合長者喜好的餐膳和飲食優惠,預計超過100間食肆響應計劃。他認為,這數字是太保守,其實近大半年來,已有不少連鎖餐廳及快餐店,推出軟餐及「照護食」,很受長者歡迎,市場具潛力的話,相信會有更多食肆響應計劃。
相關新聞:銀髮經濟推30項措施 積金局研善用「積金易」平台推廣 議員冀釋放長者潛在消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