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大堡礁珊瑚現近40年來最嚴重白化 異常高溫海水引熱應激

更新時間:16:30 2025-08-07 HKT
發佈時間:16:30 2025-08-07 HKT

澳洲標誌性自然遺產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正面臨史上最嚴重的珊瑚白化現象。昨天(7日)公布的研究指出,由於2024年異常高溫海水引發「前所未有的熱應激(又稱熱壓力,Heat stress )」,大堡礁3個區域中有2個地區的珊瑚覆蓋率在過去一年中出現有紀錄以來最大幅度下降,影響範圍創新高。所謂熱應激反應,就是動物或人類在高溫高濕環境下,因體溫調節失衡引發的系統性生理紊亂,

聯合國建議將大堡礁列為瀕危世界遺產

綜合路透社及法新社報道,澳洲海洋科學研究所(Australian Institute of Marine Science, AIMS)自39年前開始監測以來,大堡礁南部與北部的珊瑚覆蓋率出現最大年度降幅,在經歷數年的穩定成長後,覆蓋率下降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相關新聞:台灣墾丁及小琉球海域 珊瑚白化嚴重

相關新聞:珊瑚礁滅絕危機 全球暖化致「第4次大規模白化」

除高溫侵襲外,熱帶氣旋及以珊瑚為食的棘冠海星的大量繁殖也加劇了生態退化。

負責長期觀測的研究計劃負責人艾姆斯利(Mike Emslie)說:「我們現在觀察到硬珊瑚覆蓋率的波動幅度越來越大。」他指出,這是近15年來開始出現的現象,顯示生態系統正承受壓力。

大堡礁位於澳洲北部昆士蘭州(Queensland)外海,是全球最大的珊瑚礁生態系統,綿延約2400公里,孕育著種類繁多的熱帶海洋生物。其自2016年經歷了5個夏季的大規模珊瑚白化。

儘管聯合國建議將大堡礁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瀕危世界遺產名單,但目前尚未正式列冊。澳洲政府多年來致力於遊說避免將大堡礁列為瀕危世界遺產,因為大堡礁每年為澳洲經濟帶來約64億澳元(約326億港元)的貢獻。

在過去兩年內,全球超過80%的珊瑚礁生態系統遭受重創。珊瑚白化的機制源於海水升溫,迫使珊瑚排出體內的共生蟲黃藻,失去色彩後若高溫持續,珊瑚將最終死亡。澳洲國立大學的監測數據顯示,去年澳洲周邊海域的平均海面溫度創下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