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萬以下細價樓交投增30% 投資客改購3至5伙細單位

更新時間:11:49 2025-03-26 HKT
發佈時間:11:49 2025-03-26 HKT

政府放寬百元印花稅徵收門檻,過去一個月400萬或以下細價樓成交,較放寬前增加約30%,甚至有個別原計劃買入大單位收租的投資客,改為購入3至5伙細單位。

千萬以下成交按月增50%

中原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自從《財政預算案》宣布放寬印花稅徵收門檻,過去約一個月400萬或以下細價樓交投增加,較放寬前增加約3成,更重要是帶動換樓鏈,過去一個月1,000萬或以下單位成交,按月增加約50%。他又說,現時整體二手市場呈量升價跌狀態,然而若之後成交量維持本月水平,4至5月樓價有機會回升。

中原研究部表示,去年1月1日至今年2月28日期間,二手私人住宅買賣合約登記量錄32,627宗,當中價值400萬或以下錄9,788宗,比例為30%。放寬印花稅措施後,細價樓成為焦點,料今年400萬或以下比例將增至35%水平。

400萬元二手成交 東區、油尖旺及元朗佔逾三成

該行指,港島區400萬元或以下二手私人住宅成交錄1,551宗,佔同區整體買賣僅23%,是港九新界三個主要區域之中最低。東區的細價樓成交宗數及佔比均屬港島最高,錄775宗及28%。東區細價樓買賣達10宗或以上的屋苑有15個,平均樓齡超過50年,逾半為單幢樓,呎價介乎6,533元至14,006元。呎價逾一萬元的均為樓齡少於50年的屋苑,分別為永利中心、筲箕灣中心及富利來大廈。西灣河太安樓錄68宗買賣最活躍,平均成交呎價為8,403元。

九龍區400萬元或以下二手私人住宅成交錄3,484宗,佔同區整體買賣比例為37%,是三個主要區域中最高。細價樓成交宗數最多的地區是油尖旺,錄1,252宗。油尖旺細價樓買賣達10宗或以上的屋苑有11個,平均樓齡近50年,屋苑式或單幢物業各佔一半,呎價介乎6,489元至16,099元,位置主要集中大角咀。大同新錄59宗成交最多,平均成交呎價為9,137元。其中,只有利奧坊‧曉岸樓齡較細,僅7年,但呎價為眾屋苑中最高,達16,099元。

而九龍細價樓成交佔比最高的地區是黃大仙,錄48%,買賣較多的4個屋苑平均樓齡達50年以上,全部呎價低於一萬元,錄6,893元至9,484元不等,當中3個屬單幢物業。

新界區400萬元或以下二手私人住宅成交錄4,753宗,佔同區整體買賣比例為29%。細價樓成交宗數最多的地區是元朗,錄1,126宗。元朗細價樓買賣達10宗或以上的屋苑有10個,平均樓齡約30年,七成為屋苑式物業,大部份位置偏離西鐵站,呎價介乎6,861元至11,824元。嘉湖山莊錄117宗成交最多,平均成交呎價為7,928元。樓齡較新的有尚悅及峻巒,僅10年左右,呎價錄9,949元及11,824元。

另外,新界細價樓成交佔比最高的地區是屯門,錄48%,買賣較多的屋苑有23個,平均樓齡約30年,逾九成屬屋苑式類型,超過六成物業與西鐵站有一段相當距離,呎價介乎7,890元至13,830元。大興花園錄62宗買賣最多,平均成交呎價為8,179元。當中有3個屋苑樓齡少於6年,分別為菁雋、緹岸及帝御,均非鄰近屯門市中心,呎價錄13,830元、11,098元及12,821元。

美聯集團行政總裁(住宅)暨港置行政總裁馬泰陽形容,近期細價樓成交情況十分誇張,較《財政預算案》前有超過3成增長,又指該行客人中,查詢細價樓客人增加逾3成,甚至有個別有意買入大單位收租的投資客,改為購入3至5伙細單位,反映100元新印花稅對市場影響正面,持續帶動細價樓成交。

相關文章:

《財案》滿月 新盤2194宗成交彈1倍 中細價盤最熱銷 創近5個月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