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偉文指路線圖把握新機遇 擴大人民幣流動性安排詳情短期內公布
發佈時間:20:38 2025-09-25 HKT

證監會和金管局聯合發布《固定收益及貨幣市場發展路線圖》,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香港的固定收益和貨幣市場已相當成熟,是次路線圖概括金管局和證監會未來工作的兩個主要方向,包括鞏固現有優勢,以及把握未來趨勢帶來的新機遇,涉及數碼化和人民幣國際化,另透露跨境回購業務的詳情將於日內公布。
金管局聯同財庫局探討優化數碼債券發行的空間 預計明年中公布
當中路線圖與金管局有關的具體措施主要有3個方面,針對一級市場,即債券發行,金管局會透過政府債券計劃,為市場提供基準和引領創新,吸引更多投資者及債券發行人在港進行投資活動,另繼續完善債券通下的南向通。其次,針對人民幣業務,金管局會繼續擴大離岸人民幣業務,完善離岸人民幣的流動資金安排及提供新工具,另聯同證監會擴闊人民幣計價產品在港覆蓋範圍,如鼓勵發行人推出人民幣櫃檯股票。最後,針對科技創新,將致力開發面向未來的固定收益和貨幣市場的基建,進一步融合數碼債券發行及支付,同時會聯同財庫局研究本地發行和監管制度,探討優化數碼債券發行的空間,預計明年中公布。
余偉文指出,近三年來,港元即時支付結算(RTGS)系統的每日交易量增加1倍,至近3萬億元人民幣,加上與人行互換安排的8000億元人民幣,可以利用此互換安排,將人民幣流動性引入香港市場予銀行使用,而其用途亦不斷擴大,由銀行交易支付,延伸至借予銀行去支援企業做貿易融資。金管局往後會繼續擴闊人民幣流動性安排的用處及細節,包括探討降低利率、延長現時6個月的最長貸款年期、擴大用途至其他實體經濟活動或內地企業對外投資,以上均為擴展方向,非常短期內會有詳情公布。
國債期貨在港掛牌「只欠東方」 將適時公布互換通每日交易限額上調詳情
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表示,香港是亞洲領先的國際債券安排發行中心,去年經香港安排發行的亞洲國際債券佔市場總額近3成,高於歐美市場。另外,點心債規模持續增加、發展快,其他高評級的人民幣債在港規模不斷增加。根據國際結算銀行的調查,香港是2022年全球第4大的外匯中心。
她指出,施政報告提及構建一個國際領先的債券和貨幣市場,證監會和金管局近一、兩年前已成立專責小組,研究如何打造香港成為固收和貨幣市場的樞紐,會推出相關路線圖,圍繞四大支柱,包括一級市場發行、二級市場流動性、離岸人民幣業務及新一代基建,並提出10項措施。
梁鳳儀提及,人行副行長鄒瀾表示儘快推行和落實國債期貨在港掛牌買賣,香港證監會與各方將儘量配合,準備最後工作,當有詳情時便會向業界公布。至於人行公布將互換通每日交易限額由200億元人民幣上調至450億元人民幣,說明國際投資者已對互換通的需求大。她指,該兩項措施會儘快向業界公布,以推行落地。證監會中介機構部執行董事葉志衡補充,在香港推出離岸國債期貨「只欠東方」,處於最後階段。
擬發展回購交易中央對手方 作超前部署
梁鳳儀又指,在路線圖中,證監會將推動回購交易,尤其是離岸國債在港回購市場,會與業界研究建立中央交易對手結算所,探討處理回購交易的可行性,就場外交易衍生工具的資本制度正進行公眾諮詢,涉及新牌照發行,當中建議考慮降低由中央結算回購交易所需的資金,有助於香港發展地區記帳及風險管理中心。另外,證監會將與有興趣的市場參與者,研究開發固收和貨幣市場的電子交易平台,會進行可行性研究;推出更多固收代幣化產品和有關數碼產品應用場景。
就促進在香港發展回購交易中央對手方方便,葉志衡表示,現時本地回購市場並非很大,但內地的回購市場為全球第二大,當香港要行人民幣國際化、做好離岸人民幣中心,很難不去思考回購市場的重要性。他形容,中央對手方機制為超前部署,令香港有足夠的配套可走向較為國際領先的位置。雖然市場未必即時可以享受到,但「今日唔去做,3、5年後便沒有成果」,而此可使市場風險及市場資本負擔降低。
他指出,現時的資本管理諮詢已部署,當未來有中央對手方機制,如果市場透過該機制,對手方的資本計提可降至零。他提及,證監會約十年前已開展多輪諮詢,期望推出全面牌照及資本管理機制,規管場外固定收益,以及貨幣等場外交易、衍生工具的規則,提升香港作為記帳和風險管理中心,可以使本地固收市場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形容相關工作「已走緊最後1公里」,場外交易衍生工具的資本制度諮詢市場的最後一輪諮詢將於10月中完結,現時市場非常歡迎該框架,證監會將盡快啟動立法工作,冀不久的將來將牌照推出市場。
推動離岸人民幣收益率曲線發展
證監會和金管局將進一步推動市場為本的離岸人民幣收益率曲線的發展,當中的措施包括與國家財政部合作於香港發行離岸中國國債。金管局助理總裁(外事)許懷志解釋,現時香港缺乏認受性和流動性高的無風險收益率曲線,有市場人士反映如果香港要繼續發展人民幣債券市場,必須要有一條收益率曲線。
被問及路線圖的時間表,葉志衡表示,當中10項措施在今年施政報告中都有提及,各個措施的落實時間不一,但一定會有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