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公布標識英譯規範 叉燒官方英文名係……

更新時間:16:00 2025-11-26 HKT
發佈時間:16:00 2025-11-26 HKT

廣州近日公布2025版《廣州市公共場所英文標識譯寫規範》,解決過去譯名不統一、不精準等問題,其中廣東標誌性食品之一的叉燒,英文獲正名為「Char Siu」。

部份沿用外國字典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廣州市委外辦24日消息,近日公布的2025版《廣州市公共場所英文標識譯寫規範》,是2022年的升級版,重點破解過往標識譯寫不統一、表達不通用、文化適配不足、專業術語不精準等痛點,進一步最佳化城市語言環境,讓公共標識指引更清晰易懂,全面提升廣州國際化形象與涉外服務質效。

相關新聞:將「China」寫成「Ching」 貴州景區指示牌被轟太離譜

《規範》一方面明確統一的標準化譯寫準則,著力強化譯寫的精準性、規範性;一方面深度融入廣州本土文化基因,在市政交通、文旅娛樂、餐飲住宿等場景,系統補充廣州城市道路、經典粵菜、特色景點等標識譯寫規範,讓公共標識既貼合國際交流通用需求,又彰顯鮮明的廣州城市特質,真正實現標準統一與本土韻味的有機融合。

2025版《規範》聚焦九大重點領域,涵蓋通則、市政交通、文旅娛樂、體育、教育、醫療衛生、餐飲住宿、商業金融、政務九大部分的公共標識;同時將標識劃分為功能設施資訊、警示警告資訊、限令禁止資訊、指示指令資訊、說明提示資訊等大類,分類清晰、覆蓋全面。

相較於2022版《規範》,2025版《規範》對經典粵菜的英文翻譯進行了詳細規定和解釋:

7.4.2.1 具有中國特色且被外國人廣泛接受的傳統食品,如餃子、包子、糭子、饅頭、火燒、煎餅、肉夾饃、油條等,本著推廣漢語及中國餐飲文化的原則,可以用漢語拼音拼寫。

7.4.2.2 具有中國特色且已被國外主要英文字典收錄的,使用漢語方言或音譯拼寫的菜名,仍保留其原拼寫方式。如:餛飩譯作Wonton。

相關新聞:南韓漢江英文是甚麼?首爾市府出手統一 網民異議:變「漢江江」

7.4.2.3 已成為英語外來詞並收入權威英語詞典的中國菜名和食品名稱,保留其原譯名。如:豆腐譯作Tofu,叉燒譯作Char Siu。

7.4.2.4 中文菜餚名稱無法體現其做法及主配料的,使用漢語拼音,並用圓括號標示註釋。如:油茶譯作Youcha(Stir-Fried Flour Tea)。

7.4.2.5 以菜餚的主料為主,配料或湯汁為輔的中餐菜餚,可採用「主料(名稱/形狀)+With/in+配料/湯汁」的翻譯原則,如:龍蝦湯米粉譯作Vermicelli in Lobster Soup。

7.4.2.6 以菜餚的烹製方法為主,原料為輔的中餐菜餚,可採用「做法(動詞過去分詞)+主料(名稱/形狀)+With/in+配料/湯汁」的翻譯原則,如:青芥芝士焗原貝譯作Baked Scallops With Green Mustard & Cheese;上湯焗澳龍譯作Baked Australian Lobster in Gravy。

7.4.2.7 以菜餚的形狀或口感為主,原料為輔的中餐菜餚,可採用「做法(動詞過去分詞)+形狀/口感+主料+配料」的翻譯原則,如:玉免餃拼蝦餃譯作Bunny-Shaped Dumplings and Shrimp Dumplings。

7.4.2.8 以菜餚的人名或地名為主,原料為輔的中餐菜餚,可採用「做法(動詞過去分詞)+主輔料+人名/地名+Style」的翻譯原則。

7.4.2.9 含義模糊的菜餚,翻譯時指明其原料,如:荷塘月色譯作Lotus Root Slices, Sweetened Beans and Ce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