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布标识英译规范 叉烧官方英文名系……
发布时间:16:00 2025-11-26 HKT
广州近日公布2025版《广州市公共场所英文标识译写规范》,解决过去译名不统一、不精准等问题,其中广东标志性食品之一的叉烧,英文获正名为「Char Siu」。
部份沿用外国字典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广州市委外办24日消息,近日公布的2025版《广州市公共场所英文标识译写规范》,是2022年的升级版,重点破解过往标识译写不统一、表达不通用、文化适配不足、专业术语不精准等痛点,进一步最佳化城市语言环境,让公共标识指引更清晰易懂,全面提升广州国际化形象与涉外服务质效。
相关新闻:将「China」写成「Ching」 贵州景区指示牌被轰太离谱
《规范》一方面明确统一的标准化译写准则,著力强化译写的精准性、规范性;一方面深度融入广州本土文化基因,在市政交通、文旅娱乐、餐饮住宿等场景,系统补充广州城市道路、经典粤菜、特色景点等标识译写规范,让公共标识既贴合国际交流通用需求,又彰显鲜明的广州城市特质,真正实现标准统一与本土韵味的有机融合。
2025版《规范》聚焦九大重点领域,涵盖通则、市政交通、文旅娱乐、体育、教育、医疗卫生、餐饮住宿、商业金融、政务九大部分的公共标识;同时将标识划分为功能设施资讯、警示警告资讯、限令禁止资讯、指示指令资讯、说明提示资讯等大类,分类清晰、覆盖全面。
相较于2022版《规范》,2025版《规范》对经典粤菜的英文翻译进行了详细规定和解释:
7.4.2.1 具有中国特色且被外国人广泛接受的传统食品,如饺子、包子、糭子、馒头、火烧、煎饼、肉夹馍、油条等,本著推广汉语及中国餐饮文化的原则,可以用汉语拼音拼写。
7.4.2.2 具有中国特色且已被国外主要英文字典收录的,使用汉语方言或音译拼写的菜名,仍保留其原拼写方式。如:馄饨译作Wonton。
相关新闻:南韩汉江英文是甚么?首尔市府出手统一 网民异议:变「汉江江」
7.4.2.3 已成为英语外来词并收入权威英语词典的中国菜名和食品名称,保留其原译名。如:豆腐译作Tofu,叉烧译作Char Siu。
7.4.2.4 中文菜肴名称无法体现其做法及主配料的,使用汉语拼音,并用圆括号标示注释。如:油茶译作Youcha(Stir-Fried Flour Tea)。
7.4.2.5 以菜肴的主料为主,配料或汤汁为辅的中餐菜肴,可采用「主料(名称/形状)+With/in+配料/汤汁」的翻译原则,如:龙虾汤米粉译作Vermicelli in Lobster Soup。
7.4.2.6 以菜肴的烹制方法为主,原料为辅的中餐菜肴,可采用「做法(动词过去分词)+主料(名称/形状)+With/in+配料/汤汁」的翻译原则,如:青芥芝士焗原贝译作Baked Scallops With Green Mustard & Cheese;上汤焗澳龙译作Baked Australian Lobster in Gravy。
7.4.2.7 以菜肴的形状或口感为主,原料为辅的中餐菜肴,可采用「做法(动词过去分词)+形状/口感+主料+配料」的翻译原则,如:玉免饺拼虾饺译作Bunny-Shaped Dumplings and Shrimp Dumplings。
7.4.2.8 以菜肴的人名或地名为主,原料为辅的中餐菜肴,可采用「做法(动词过去分词)+主辅料+人名/地名+Style」的翻译原则。
7.4.2.9 含义模糊的菜肴,翻译时指明其原料,如:荷塘月色译作Lotus Root Slices, Sweetened Beans and Cele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