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觀察:中韓緩和 且行且珍惜
更新時間:08:32 2025-08-07 HKT
發佈時間:08:32 2025-08-07 HKT
發佈時間:08:32 2025-08-07 HKT

推行「實用主義外交」的李在明執政之後,中韓關係有所緩和。南韓昨天正式宣布9月底開始對中國團體遊客免簽,國家主席習近平預料將出席11月在韓國舉行的APEC領袖峰會。不過,中韓依然矛盾重重,缺乏互信,仍處於且行且珍惜。
南韓民間反華聲音擴大
隨着中國強勢崛起,不再「韜光養晦」,影響力不斷上升,作為鄰國的南韓頗感不安。以經濟為例,正如中國駐韓大使戴兵所說,韓企仍想着在中國「掙快錢、撈熱錢」,這種情況已不復存在。相反,中國產業迅速發展,廉價產品湧入南韓,令韓企感到壓力。

遊客在南韓首爾光化門廣場參觀。新華社
中國取代日本成為南韓人最不信任的鄰國,年輕人對華負面看法尤為強烈。尹錫悅執政期間對美日「一邊倒」,更加大了反華情緒。去年12月,尹錫悅宣布實施戒嚴令後,其支持者開始示威,部分矛頭直指中國。
李在明今年6月上台之後,反華示威規模擴大,甚至針對中國遊客,中國駐韓大使館為此向韓方提出交涉。中韓知名人士論壇上周在京舉行,前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呼籲,南韓政府應管制本國的反華極右勢力。韓媒稱,中國官員直接要求「管制」尚屬首次。
中韓近日還有另一場小風波。訪問美國的南韓外交部長趙顯接受《華盛頓郵報》專訪,稱南韓面臨「中國給鄰國造成一些困擾」的問題,並稱警惕中國的崛起及挑戰。事件引發中方不滿,南韓總統室解釋,韓方正在以牢固的韓美同盟基礎上,致力於發展韓中關係。
中韓在歷史文化方面也有爭議。高句麗、渤海國曾經領土橫跨遼東與朝鮮半島,在一些南韓人心中是其文化的先祖,但中方認為是中國東北古代民族建立的王國。中共吉林省委書記黃強7月19日在視察該省近現代史展覽籌備工作強調,「要理直氣壯講清楚扶餘國、高句麗、渤海國的歷史」。
紀曉華
最Hit
「鄭裕玲接班人」猛料父罕現身 慈祥面容背後震懾張國榮梅艷芳 開創女兒爆紅全國之路
2025-08-08 09:00 HKT
神石燒疑全線結業!主打平價熱石燒牛扒 Rubberband成員創辦曾擁9分店 網民嘆:初初係幾好食
2025-08-08 13:34 HKT
開業17年青衣屋邨老牌酒樓突宣布停業!堅守傳統手作點心非預製 街坊慨嘆:獨市都做唔住
2025-08-08 08:30 HKT
南昌地盤工田間蹲下如廁慘遭射殺 當地人誤當獵物開槍
2025-08-08 11:16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