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熱|廣東佛山累計確診超3000宗 國家疾控:呢啲一定要知
發佈時間:10:48 2025-07-24 HKT

根據廣東省佛山市各區昨日(23日)下午最新的通報,從7月8日監測發現首宗輸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熱病例以來,截至7月22日,佛山市已有5個區報告了基孔肯雅熱確診病例,累計報告基孔肯雅熱確診病例3195宗,主要集中在順德區。
另外,世界衞生組織專家22日就蚊媒傳播疾病基孔肯雅熱發出警報,提醒各國做好應對準備,避免疫情大規模爆發。目前已有119個國家和地區發現基孔肯雅病毒傳播情況,約550萬人面臨這種蚊媒病毒的風險,而且可能出現大範圍疫情,給衞生系統帶來壓力。
基孔肯雅熱的特性
針對基孔肯雅熱等蚊媒傳染病,國家疾控局近日發布的健康提示介紹,蚊媒傳染病是指通過蚊子叮咬傳播病原體的一類疾病,在中國需重點防範登革熱、基孔肯雅熱、寨卡病毒病、乙腦和瘧疾等。
相關新聞:基孔肯雅熱︱世衛憂疫情或大爆發 佛山四區升至2658宗
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蚊媒傳染病,一般通過伊蚊,俗稱「花斑蚊」叮咬傳播。全球目前已有119個國家和地區報告了本地傳播,大規模爆發和零星病例主要發生在美洲、亞洲和非洲。近些年,中國周邊的東南亞地區疫情持續活躍。中國於2008年首次發現基孔肯雅熱輸入性病例,曾引發本地疫情,但尚未形成穩定的疫源地。
基孔肯雅熱的潛伏期一般為1至12天,多為3至7天。患者會突然出現發熱、皮疹和關節疼痛。發熱會持續1至7天,伴有寒戰、頭痛、背痛、全身肌肉疼痛、噁心、嘔吐等。皮疹多出現在發病後第2至5天,半數以上病例在軀幹、四肢伸展側、手掌和足底出現紅色斑丘疹或紫癜,數天後消退,可伴脫屑。

關節疼痛主要累及手腕和踝趾等小關節,也可涉及膝和肩等大關節,腕關節受壓引起劇烈疼痛是本病的重要特徵,通常1至3周緩解,部分病例關節疼痛可持續數月。新生兒、65歲以上的老年人,特別是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基礎疾病的患者是基孔肯雅熱重症發生的高風險人群,一旦感染後容易出現併發症,需要及時就醫。
相關新聞:基孔肯雅熱是什麼? 患者有何病徵? 廣東順德爆發1161人中招
如何預防基孔肯雅熱
預防基孔肯雅熱,關鍵是滅成蚊、清積水、防叮咬。在家庭環境中使用滅蚊藥物,如電蚊香、滅蚊片、滅蚊噴霧罐等消滅成蚊,做好衞生清理,防蚊蟲藏匿;清理家庭及周圍環境中各類孳生蚊幼的小型積水容器,對於防止持續的蚊蟲發生都是非常重要的。家庭住宅安裝紗門、紗窗,睡眠時使用蚊帳;到戶外活動時,建議穿淺色長袖衣褲,塗抹驅蚊劑等防止被蚊蟲叮咬。專家提醒公眾,在非疫情發生地區的公眾,當下這個季節也應加強蚊媒傳染病的防護。
專家提示,如果計劃前往東南亞、非洲等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流行區,出行前一定要查詢當地疫情信息,做好充分的驅蚊防蚊準備。歸國後14天內做好健康監測,密切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一旦出現發熱、皮疹、關節痛等相關症狀,應立即就醫並告知旅行史和蚊蟲叮咬史,以便醫生能夠及時準確地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