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科學家張鋒獲阿爾伯尼獎 有望消除人類疾病
更新時間:09:41 2017-08-17 HKT
發佈時間:23:39 2017-08-16 HKT
發佈時間:23:39 2017-08-16 HKT


不過鑒於前人的研究局限於細菌,張鋒帶領團隊率先實現了突破。2013年,張鋒在《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首次在哺乳動物內應用了CRISPR系統,並確認它能建立起小鼠的疾病模型。此外,張鋒團隊也首次在人體細胞內成功地用CRISP完成了基因編輯。
去年,科學家成功應用張鋒研發的CRISPR技術去除了人類胚胎細胞中一個可能產生心臟病的DNA,這意味著未來遺傳類疾病、甚至癌症很可能將不復存在。正因此,去年10月,張鋒作為「下一代領袖」之一,登上《時代周刊》封面,他的入榜的理由是「用改造生命的技術,改變了科學」。
阿爾伯尼生物醫學獎由紐約州阿爾伯尼醫學中心設立,是全球生物醫學領域最知名、最具影響力的獎項之一,獎金金額高達50萬美金(約390萬港元),僅次於諾貝爾獎,被視為諾貝爾獎「風向標」。該獎項旨在「鼓勵和表彰對提高人類健康和促進開創性生物醫學研究的非凡和持久的貢獻」。此前一位獲得阿爾伯尼獎的華人學者是北京大學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主任謝曉亮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