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聯倡重啟租置計劃 調查:近八成居民稱「一定買」顏汶羽指年售1萬單位庫房進賬百億

更新時間:13:54 2025-08-26 HKT
發佈時間:13:54 2025-08-26 HKT

民建聯今日(26日)公布就「租置計劃2.0」倡議的九龍東公屋居民意見調查結果。調查顯示,分別有76%和21%受訪者表示「一定會買」或「多數會買」。當中,以藍田邨、寶達邨和秀茂坪南邨反應最熱烈,均有約九成居民表示一定會買自己租住的單位。

逾六成居民冀以市價15%至35%購入

調查指有逾六成居民期望能以市價的15%至35%購入單位,亦有97%市民同意除公屋單位及大廈範圍外,其他道路、公園、球場等公共空間則由房委會保留和管理。民建聯促請政府在即將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採納「租置計劃2.0」方案,以回應基層市民的置業期望,並為公共財政注入新動力。

居民憂維修費負擔大、對物管有顧慮

至於購買的主因,38%有意購買的居民視之為獲得「穩定居所」的難得機會,17%希望將單位「留給下一代」,另有各12%的居民認為「價格吸引」及避免受「寬敞戶政策」影響而被迫遷。至於不打算購買的居民,觀塘區議員張琪騰指居民主要擔心「未來維修費用負擔大」(37%)、「擔心供不起」(22%)及「對物業管理有顧慮」(20%)。

陳學鋒:居民認為售$100萬可接受

針對過往租置計劃衍生的管理權責不清及維修困難等問題,民建聯提出優化後的「租置計劃2.0」方案。立法會議員陳學鋒表示,價格方面,大部分居民認為在100萬元左右,即市價兩折至二五折,每月供款約6000元是可接受。維修方面,大部分居民都擔心維修責任問題,故建議山坡、斜路、遊樂設施等交由房署處理,而泵房、電錶房等大廈主體及專屬設施等則由業主負責。

倡售價中交10萬供房委會設維修儲備金

陳學鋒亦建議設立維修儲備金,在最終售價包含一筆上限約10萬元的儲備金,由房委會設立「維修基金」並注資,總額以應付未來三次,每隔15年進行一次的大型維修工程,以防業主因巨額維修而無力負擔的風險。

當中,以藍田邨、寶達邨和秀茂坪南邨反應最熱烈,均有約9成居民表示一定會買。
當中,以藍田邨、寶達邨和秀茂坪南邨反應最熱烈,均有約9成居民表示一定會買。

顏汶羽:每年售1萬單位 庫房進賬100億

立法會議員顏汶羽表示,九龍東是公屋集中地,居民對安居樂業的訴求強烈。重推租置計劃不僅能幫助他們在熟悉的社區網絡中安居,更能為政府帶來穩定的財政收入。民建聯指現時全港有約80多萬個公屋單位,按每個單位售100萬元估算,每年出售1萬個單位,每年便能為庫房帶來100億元進賬。

被問到會否擔心計劃會否影響公屋輪候時間,陳學鋒認為,現時政府已覓得足夠土地,公屋供應量趨向穩定,此時重推是合適時機。顏汶羽更建議,可考慮將「綠置居」計劃暫停,把相關單位轉為出租公屋,以平衡不同群組需求。

記者:陳俊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