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課程指引實施一年成效不彰 僅21%學校有效落實 狄志遠籲設家課時限減壓

更新時間:13:40 2025-07-25 HKT
發佈時間:13:40 2025-07-25 HKT

政府去年公布《小學教育課程指引(2024)》,有議員分析指引公布一年後的實施情況。研究顯示,全港僅有44.34%的小學在課業政策中採納指引,惟發現實際只有21%學校有效落實政策,且家課安排與學界研究建議存在顯著落差,如小一至小二學生家課時限平均定為30至60分鐘,小三至小四則為45至75分鐘。新思維狄志遠認為,目前指引屬「無牙老虎」,效果和想像中有差距,但稱不需以立法規管,而是根據專業角度訂立校本政策。

研究數據來源包括《小學概覽2024》、18區學校網站,以及教育局的紀錄,分析樣本為512所;評估以四項關鍵內容衡量家課政策成效,包括功課量、家課時數、分層作業設計,以及「無家課日」安排情況。

本港小學PECG採納率僅44.34% 家課時數超標

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本港僅有44.34%的小學在課業政策中採納PECG,較2023/2024 學年微升7.84%。在已對家課政策進行調適的學校中,僅47.4%作出實質改革,包括明確規範家課時數、規範功課量、實行「無功課日」等。

報告又指出,2024/2025 學年的實際家課安排與學界研究建議存在顯著落差。根據學校網站資料顯示,小一至小二學生家課時限平均定為30至60分鐘,小三至小四則為45至75分鐘,均大幅超出2024年研究報告所援引的學界建議標準,即10至30分鐘及30至60分鐘。

而從響應規模而言,黃大仙區和觀塘區是全港響應情況最不理想的兩個行政區;屯門區則維持全港最佳表現,東區和北區分別為第二和第三響應積極的區域。

學童情緒受壓 狄志遠倡訂立家課時間限制

報告認為,教育局主要依賴被動式的投訴處理機制和定期巡查來發現問題;教師每周工時長達約60小時,沉重的工作負擔嚴重影響其設計和協調家課的時間與精力,這些因素直接制約了課業政策的實施質量。

狄志遠表示,近年學童情緒問題嚴峻,很多研究顯示,情緒困擾來源學業和學習過程,而家課方面如做得不好亦會造成學生、老師、家長的沉重壓力。他又指,現時只有21%學校有效落實家課政策,對此感到「失望」,而持份者對家課政策失焦、失控,很多人認為做更多家課就可獲得更高分,而事實不然,認為需訂立家課時間限制。

他表示,目前指引是「無牙老虎」,實施效果和想像中有差距,但認為指引是好事,且應該根據專業角度訂立校本特色家課政策,而不是立法控制、強迫。

記者:曾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