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盤︱「的士大王」發難 涉業內一個深層恐懼 分析:業界已如同「待宰羔羊」
發佈時間:08:36 2025-05-08 HKT

的士與網約車之爭一直未解決,的士業界今年2月一度醞釀罷駛,但特首批評「不得人心」後,發起人黃羽庭即叫停行動兼道歉。事隔不足3個月,有「的士大王」之稱的的士車行車主協會主席鄭克和向特首發信,要求當局嚴打網約白牌車、說明立法方向,否則採取「進一步行動」。信中雖未明言罷駛,惟措辭強烈,業界關注向來作風溫和的鄭克和,為何突然發難?
的士︱「星群車隊」是鄭克和旗下
鄭克和的身份值得關注,除是協會主席,亦有份參加政府力推的的士車隊制。鄭克和創辦的忠誠車行,旗下「星群的士」是5支中標車隊之一,其女兒鄭敏怡是「星群」執行董事。雖然政府承諾今年內就規管網約平台訂定框架,但眼見的士牌價大跌、網約車市場持續擴張、車隊制遇阻滯等原因,業界始終按捺不住發炮。
相關新聞:
市區的士牌價暴跌至240萬 「的士大王」函特首要求嚴打白牌車 否則採「進一步行動」
的士車隊難組成 業界:車隊開出條件太低
除了Uber在港插旗多年,近月連高德、滴滴出行亦推出網約私家車服務,對的士業生意雪上加霜。運輸署上周與的士業界會面,重申依法打擊非法載客取酬活動,但據知沒達成任何共識,只是各說各話、「傾唔掂數」。
政府一直希望藉的士車隊改善業界形象,去年發出5個車隊牌照,車隊最遲今年7月底要投入服務。不過至今只有兩隊試行,車輛質素確有提升,惟叫車不易。車隊司機、車輛亦不足,有知情人士指,車隊購買新車後,驗車過程需時甚久,即使計及未完成驗車程序的車,現時車隊擁有的的士牌數目,比起政府的最低要求(每隊至少300輛)仍有一段距離。此外,業界向來山頭林立,傳統牌主普遍對加盟車隊持觀望態度,反應一般。
有資深業界人士解釋,其實並非業界「吊高嚟賣」,而是車隊開出的條件欠吸引。現時合作模式主要是車隊向牌主支付租金作營運用,惟租金往往低於市價,例如新車牌租一般是每月2.4萬元,但車隊只願負責一筆過出資購買新車及投保,並支付約1.3萬至1.5萬元的車租:「攞彩就你(車隊)攞,車就我出,仲要收低於市價嘅車租俾你做,邊有咁着數?」運輸署回覆指,一直積極推動及協助車隊籌備工作,亦會在驗車安排方面提供便捷措施,推動車隊早日服務。
綜合熟悉議題人士分析,的士牌價已由高位大跌三分二,業界一片愁雲慘霧,最深層恐懼是政府年底提出的框架,開放網約私家車合法化,到時更加血本無歸。車隊制本可視為「救命草」,但現時如意算盤未打響,加上網約白牌車平台越做越大,政府除恆常執法外,不見有更嚴厲行動,種種跡象令業界「聞到味」,質疑政府最後提出的框架,會偏向令現時的非法白牌車,變成合法網約私家車。有人形容業界狀況如「待宰羔羊」,「非發難不可」。
不過網約車是大勢所趨,當局探討方向也是循立法規管網約平台着手,網約私家車與的士將是互補並存關係。交諮會主席張仁良指,一直與的士界溝通,數星期前曾與8個聯會見面,氣氛友善,不清楚為何業界代表如此不滿,冀和平解決。民建聯陳恒鑌說明白業界壓力,但政府已承諾提出立法框架及打擊白牌車,要給時間政府工作。他形容鄭克和在業內德高望重,代表發聲是正常,但希望以溝通解決分歧。
「雷聲大雨點小」是的士界另類特色,罷駛機會甚微,但網約車問題已拖延多年,變成社會矛盾,政府提速交代解決方案,也是社會期望。
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