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教室】基督教國際學校Vs.港島中學(下)

更新時間:12:51 2021-05-20 HKT
發佈時間:21:46 2021-03-11 HKT

上一篇與大家分享了基督教國際學校(International Christian School,簡稱ICS),以及香港英基學校協會(English Schools Foundation,簡稱ESF)旗下的港島中學(Island School),兩所中學在學術背景等方面的比較。今個星期,我將繼續與大家分享這兩所學校學生 的成長及升學之路又會有着怎樣的不同。


考試思維大不同


上篇與大家分享過,基督教國際學校以美國的進階先修課程(Advanced Placement, AP)作為學制,而港島中學則以英國及全球較多採用的英國會考(GCSE)連接國際文憑(IB)作為學術制度。要說到兩個制度上的相異之處,考試模式會是其中重要的一點。國際文憑的考試要求學生對課文內容融會貫通,了解每 一部分的內容及理論,透過撰寫論文的方式作出解答,加上課程有要求學生修讀英文以至法文等語言,對學生的文字技巧有着極高的要求。


反觀AP制度的考試,則主要以選擇題(MCQ)作為應考模式。儘管學生需要明白課文內容及理論,才能作答有關的問題,但由於選擇題的模式,學生在作答時或許會因為對題目一知半解,而以排除法的方式作題,使得這樣的考試模式或多或少有僥倖成分。正由於這兩項學制考試制度的不一樣,IB更有效於幫助學生思考所學到的各種知識並加以融會貫通,而AP的考試制度則令學生更着重於考試技巧的運用,而多於思考的過程。因此,若要以計畫出國留學為大前題,循IB學制 畢業的學生知識基礎將會更為紮實。


要求不同寫作能力


儘管IB學制的理念及教學模式,對於學生將來接軌國際社會會有更大的優勢,但對一些 學生來說學業壓力也會相應地增加。就讀IB的 學生,每個學科都需要運用大量寫作技巧,而且IB要求學生就讀多個學科,包括科學類學科、人類學學科、兩個語言學科及數學科,若學生的寫作能力較參差,或許就會感到吃力。相對而言,AP學制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科,可按 照自己的能力避開能力稍遜的科目,這也會是家長為學生選校的一大考慮。


中文能力有分別


相信不少家長在為子女選擇國際學校時,學校對於中文的支援也會是其中一個考慮因素。事實上,香港大多數國際學校對於中文科的重視程度都較低,若家長希望子女具備與一般本地學校就讀的學生有同樣的中文水平並非易事。若以基督教國際學校及港島中學進行比較,港島中學就會具備較大的優勢。這是由於ESF在香港算是一個較着重學生中文能力的辦學機構,而部分ESF旗下的中學都設有中文科 供學生選擇,當中更有IB中文A的課程讓中文 基礎較好的學生就讀。以中文科成績較為知名 的ESF旗下學校,是位於馬鞍山恆安的啟新書院(Renaissance College)。雖然港島中學的中 文科支援並非最佳,但若家長希望子女的中文 科有一定的基礎,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作者︰胡嘉瑩(Joyce)


(曾是IB狀元,畢業於劍橋大學經濟系,現任Cana Academy Limited ( www.canaelite.com)的創辦人之一兼教育專欄作家,亦是IB考官。精通國際考試課程(IB/GCE/ GCSE/AP),擁有豐富教學經驗。)


 




胡嘉瑩(Joyce)
胡嘉瑩(Joy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