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研究:想孩子成功父母必做的2件事 任務難度平衡點是成功關鍵︳兒童心理
發佈時間:18:24 2025-10-17 HKT

你的孩子常常做事三分鐘熱度,很容易放棄嗎?今次跟你分享哈佛大學過去十年的研究,讓你知道如果希望孩子成功、具備堅毅個性,就有以下兩件事必先做到。
想孩子成功父母要做的第一點:在困難和容易之間拿捏平衡
對孩子而言,太簡單的事情容易讓他們感到無趣;反之,過於困難的任務則可能讓他們產生「這實在太難了,我根本做不到」的想法,最終放棄嘗試。因此,在設定任務難度時,找到一個適中的平衡點極為重要。這正是兒童心理學中的「最近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理論所要解決的問題。相信你也觀察到,孩子有些事情可以獨立完成,但有些事情即使在他人協助下仍難以達成。

根據兒童心理學理論,最能促進孩子學習的是介於「能獨立完成」和「完全做不到」之間的任務。在這個階段中,雖然孩子無法獨立完成某些事情,但只要有父母、老師或朋友的適當引導,他們就能夠順利達成。作為家長,當你發現有些任務是孩子需要你從旁協助才能完成的,不妨多投入時間陪伴他們一起完成。因為正是在這樣的陪伴與指導下,孩子不僅學習效率最高,且能夠獲得最好的學習成果。
想孩子成功父母要做的第2點:增強孩子跟他人之間的關係
哈佛大學的研究顯示,一個人的成功與其快樂程度有着密切關聯,真正成功的人往往都擁有正面的心態和愉悅的心情。那麼,要如何培養孩子的快樂感呢?研究指出,人的快樂並非取決於財富多寡,而是取決於人際關係的品質。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會面臨壓力,因此我們要學會同理自己和孩子的感受,多向孩子表達支持與理解。當孩子面對困難時,我們要讓他們知道我們理解他們的處境,這樣的良好溝通才能建立健康的親子關係。

除了親子關係,孩子與親朋好友之間的關係同樣重要。在培養孩子興趣的過程中,我們作為父母可能無法回答所有問題,但如果孩子與親友、長輩維持良好關係,他們就能從不同人身上獲得指導和答案。兒童心理學研究也指出,擁有良好朋友關係的孩子往往更熱愛學習,因此我們應該投入時間,幫助孩子建立與同輩及長輩之間的良好關係,為他們的成長創造更有利的環境。

要培養孩子成長,父母既要做好陪伴者的角色,也要成為孩子的引導者。我們要在適當時機給予支持與鼓勵,幫助孩子一步步建立自信,同時教導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讓孩子在充滿愛與支持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Dr Rosa Kwok 兒童心理學博士
從事兒童早前教育研究超過12年,現正在英國的一所大學擔當兒童心理學講師,療瘉各位因培養孩子而煩躁不安的爸爸媽媽。

教育文章:https://drrosakwok.com/blog/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DrRosaKwokTV
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rrosakwok/
相關文章︳當孩子想跳出性別定型的框架 家長可以跟着這兩步驟作出扶持︳兒童心理
相關文章︳想孩子越來越聰明?研究:閱讀習慣提升智商20分 3個方法建立閱讀習慣︳兒童心理
相關文章︳沉迷手機︳研究:64%幼童每日螢幕時間超過1小時 2招助孩子養出健康使用手機習慣 ︳兒童心理
相關文章︳你的孩子是哪種天才?3分鐘發現子女黃金優勢 讓孩子在擅長領域綻放光芒︳兒童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