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教育的「真正資本」? 從跨國友誼到國際人脈 ——淺談英國寄宿生活如何孕育畢生友誼
發佈時間:11:43 2025-10-02 HKT

為孩子規劃出國留學時,你會考慮甚麼因素?「成績」、「牛劍」、「精英教育」這些零碎的關鍵詞也許會在大家腦海中拼湊出名為「海外升學」的藍圖。然而,能伴隨孩子一生的,往往是寄宿學校中建立的跨國友誼與人脈,尤其是在被喻為「精英搖籃」的英國寄宿學校。

現時在曼徹斯特建築學院攻讀建築的Laurie,畢業於英國Rossall School。細數在寄宿學校生活種種,她認為最彌足珍貴的,莫過於校園內與朋友們建立的深厚友誼:「我覺得在寄宿學校中,是可以建立真正恆久的友誼,即使如今已經畢業、見面機會減少,大家仍會主動相約旅遊,見面後又會回復到在學時無所不談的相處模式。」
寄宿生活「逼」出真友誼
回想最初決定前往英國升學,Laurie亦有感到緊張和困惑,但隨着在Rossall School與新朋友打成一片,那些不安情緒都迎刃而解。談到在英國認識新朋友會否有困難,她指出:「在寄宿學校結交朋友,是最簡單不過的事情。因為每一位同學都遠離家庭,沒有家人的陪伴、幫助,難免會感到不安和孤單,大家都需要朋友,寄宿生活逼使大家成為互相扶持的生活伙伴。」
在寄宿學校生活,每天相伴左右、「排憂解悶」的往往是同學。Laurie亦表示校園內,朋友之間互相陪伴、關顧是一種常態。大家除了在宿舍內學習獨立生活,亦需要學習接納關懷和照顧他人:「在我難過失落的時候,朋友們會親手焗製我最喜歡的抹茶布朗尼,哄我開心;冬天的時候亦有香港同學會煲湯、煮薏米水,這是十分普遍,大家都是如此相處。」
此外,多姿多采的校園生活,同樣會成為學生們畢生難忘的回憶,Laurie分享在Rossall School時,學校每個周末都會安排不同的行程,她可以與朋友們拜訪倫敦、利物浦和曼徹斯特等英國城市,學校亦會定期舉辦不同的舞會、宿舍或社際活動,這些都是在香港讀書難以體驗的生活,亦為跨國友誼添上一度濃厚的色彩。

沒有港人同窗反而更易適應
許多學生擔心語言會成為交友與生活的障礙,但Laurie卻感謝當初身邊沒有香港同學:「我剛入學時,朋友來自德國、法國和西班牙,幾乎24小時都在講英文,這反而促使我更快適應,也讓我的英語能力大幅提升。」
此外,兩地文化的差異,亦有可能讓交朋結友變得比你想像中容易,Laurie就表示自己個性開通、外向,與英國學校的風格較為接近,待人接物亦比較無負擔。

寄宿友誼為何是關鍵人脈
提及「人脈」,很多人都直觀地覺得英國寄宿學校一直以盛產世界精英,子女有機會與「未來名人」締結友誼、組織強大人脈網。但人與人的相遇講求機緣,交朋結友亦難以強求,「人脈」又是否真的那麼容易建立?
實際上,入讀英國知名的寄宿學校確實在人脈建立方面較有優勢,甚至不少英國畢業生可以憑藉這些人脈在事業初期取得較大優勢。畢竟在英國著名寄宿學校、公學畢業的學生,方向都較為明確,事業起步也可能比大家想像中更早。像Laurie雖然仍在在大學就讀Year 2,但已經作為自由工作者,從事平面設計相關工作。相較一般人而言,更早建立事業基礎、累積經驗,對人生擁有更周密的規劃,自然容易成為他人眼中的「人脈」。
姑勿論英國的寄宿生活能否為孩子建立「人脈網」,光是能夠青蔥歲月之中,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深厚的友誼,本身已是足以點綴人生的美談。

《英國升學展2025》
詳情及登記:https://forms.gle/ja2v2ocYq1ma4EN3A
第一場|10月11日(六)
時間: 10:30am – 4:30pm
地點: 九龍香格里拉大酒店宴會大禮堂
第二場|10月18日(六)
時間: 10:30am – 4:30pm
地點: 尖沙咀喜來登酒店三樓宴會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