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21%學校有「無功課日」 兩校長分享好處 網球一哥黃澤林爸爸黃悅明:「運動非升學捷徑」︳《親子王》新一期精選內容
發佈時間:13:00 2025-09-18 HKT

「做晒功課未?」,想深一層,因何功課老是做不完?去年,政府公布《小學教育課程指引(2024)》,特別強調要改善家課安排,減輕學生負擔。然而早前有議員辦事處在指引公布一年後進行調查,發現僅有21%學校有效落實「無功課日」。這21%恍如沙漠中的清泉,一點一滴,說不定終能匯成大海汪洋。走入兩所成功推行「無功課日」的小學,感受零功課帶來的連鎖快樂,連家庭也受惠。
放鬆與學習 平衡課業壓力
嶺南大學香港同學會小學設定每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五是「無功課日」,計劃已經踏入第四年,最初驅使吳曉靈校長落實這個決定,乃源於自身經驗。「在國際學校工作了十多年,眾所周知,她們以少功課見稱,繼而前後在三所直資學校工作(嶺小是第三間),每一所都有功課。」當吳校長來到嶺小,想起當年國際學校的畢業生,不少也成功考入「劍牛」或其他神校,卻不見得他們小學時有很多功課,這樣揭示了甚麼?

吳校長換位以家長身份審視當時境況。她是三孩媽媽,曾先後入讀東區的頭牌小學,深明多功課之苦。「有一年,三個孩子就讀同一所小學,可以想像功課是如何堆積如山,而弟弟在中文方面有輕微的讀寫障礙,做功課對他來說煞是辛苦,最終是我打退堂鼓,決定為他轉到國際學校。」這場功課戰爭,讓身為家長的吳校長想通即使用心教導,搞不定就是搞不定,既然自己有機會處身校長這個位置,那不如想個方法,讓真正的用家(同學)、家長和老師也感到舒服,於是「無功課日」便橫空而出。

特色親子功課 凝聚家人之愛
樂華天主教小學每學段選取一天為無功課日,全學年共三天,邱寶褀校長說:「學校將無功課日定義為一個讓學生暫時放下書本作業,改而投入生活體驗與家庭互動的特別日子。這天學生不需完成傳統的書面作業,也並非『甚麼都不做』。」學校透過別具意義的「親子功課」,鼓勵學生與家人一同參與活動,培養關愛、責任感與文化認同。

每學段一天的無功課日安排,邱校長是基於學校的價值教育主題與學生成長、家庭互動的需要作出考量。「這三天的日期選擇,亦有策略地配合學校的節慶與價值觀教育重點,例如第一學段的無功課日與主保聖人瞻禮(紀念日) 相連,鼓勵學生以行動實踐聖人精神。第二學段則配合元宵節,透過親子製作湯圓,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第三學段則結合世界閱讀日,鼓勵學生與家人共讀。

書香世家教出網球名將 黃悅明:「讀書不止為餬口,運動非升學捷徑。」
21歲網球新星黃澤林(Coleman)在今年美國網球公開賽殺入第三圈,成為香港史上第一人,媒體爭相報導,陪同他返港的,還有「落機直踩開學」、擔任小學校長的父親黃悅明博士。黃校長教體育出身,兩父子同為運動健將,作為父親兼資深教育工作者,他深明每位小朋友都有不同能力及強項,除了義不容辭陪同子女一起追夢,亦致力協助學生發展個人潛能,在校內引入多項體育活動,如三項鐵人,還有新興的地壺球、匹克球,推崇「Sport for all」,鍛煉身體之餘,更可培養學生的堅毅精神。

親子夜樂無窮 5大推介
步入九月下旬,雖已開學,但接踵而來的中秋節、萬聖節都是小朋友最期待的節日之一,是時候好好為孩子準備節目。秋意漸濃,夜色提早來臨,家長不妨帶小朋友於晚上出動,享受涼風日短夜長光影變化,讓黑夜也變得樂趣無窮。

想了解更多「封面故事」、本期的其他升學教養內容及假日有何親子好玩推介,即掃描《親子王》網頁(https://www.stheadline.com/parenting/親子)參閱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