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涯規劃分3部分 高小落實應先了解個人能力 校長:先認清志向
發佈時間:07:15 2025-09-29 HKT

小學生涯規劃︳現代人注重生涯規劃,凡事要有plan。小學生的生涯規劃看似遙遠,實則「有plan有前景」,及早發掘個人潛能,繼而透過各類型競賽發揮所長,不僅為自己與學校贏得榮譽,更開拓出理想的升學路,逐步實現夢想。夢想從來都值得尊重,透過公平競賽展現天賦更是難得,最可貴的是,同學都在擅長的領域傾注心力與汗水,努力成就自我,年紀雖小,志向遠大,在專屬舞台綻放光芒。

小學生涯規劃分3部分 高小落實進行了解自己能力
關於小學生的生涯規劃,早已落實在高小階段進行,藉以幫助高小學生初步認識自己的志向、需要、興趣和能力,佛教林炳炎紀念學校許定國校長指出:「生涯規劃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步是自我認識與發展,第二是升學或職業的探索,第三步是升學的規劃與管理,而這方面的探索,可說是對高小學生的期望之一,希望他們透過不同的生涯規劃活動,發揮個人的夢想,了解自己的性格和期望,以及實現升學選擇與夢想。」


普及教育資優化
許:許校長
Q1:透過生涯規劃,不少學校都協助同學發掘非傳統學術的不同專長,請問對他們升學有何正面影響?
許:為了學生能夠均衡發展,學校除了關注知識上的培育,也從不同方面栽培學生。如上午是課堂學習,下午就安排各種活動,讓學生在下午活動時間可以接觸許多新元素,好像新興運動、STEAM課程等,對學生起着正面作用。試想想,當我們的學習不再單以學術成績為主導,改以多元智能發展為目標,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透過不同的學習方式或過程,了解自己的專長或特色,生涯規劃經歷亦得以均衡發展,這種方向也正好配合現今資優教育的發展趨勢。現時所說的資優教育,已不再單以IQ測試或學業成績作標準,力求從多角度發掘和培育學生的資優潛能,將資優教育普及化。
Q2:提及資優教育,請問目前香港學校的推行方向是如何?
許:主要採用一個三層架的架構,由於資優教育走向普及化,即「資優教育普及化」,第一層是「全班式」或「全級式」課程,理念是全校參與,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不同類型的活動,學生的才能便有所展現,同時老師或教練也可能觀察到學生在某些範疇有出色表現,這時候就進入第二層,將這些學生抽離進行培訓,組織成尖子小組加強訓練,再讓他們外出參加比賽或交流活動。
以我們的武術隊為例,全校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參與武術課程,正是「全班共同參與」的第一層理念。經過一整年的課程後便成立武術隊,潛能較佳的學生便進行進階培訓,再代表學校參加本地比賽或校際交流活動等,其中粵港澳大灣區的比賽,成績不錯呢!

Q3:新學年剛開始,校內各種評估、呈分試接踵而來,同學如何在學業與活動之間取平衡?
許:首要是重視學生的精神健康。同時想提醒家長和老師,畢竟學生剛度過了一個輕鬆愉快的暑假,在充分休息後重返校園,的確要平衡學習與適應。從事教育多年,有時會遇到一些家長認為「不需要參加活動,只要專心讀書就好」。坦白說,這種想法可能已不合事宜,新一代的學童無論是心靈發展,或是全人成長的需要,多元參與才是越來越重要。


文:劉佩樺 圖:受訪者提供
相關文章︳小一選校.實力派津校巡禮│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黃藻森學校 點燃孩子創意
相關文章︳小一選校.實力派津校巡禮│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基道小學趣味與深度並重英語課程 服務學習促成長
相關文章︳小一選校.實力派津校巡禮│ 屯門台山商會學校沉浸式英語教育 漸實現國際班體系
相關文章︳小一選校.實力派津校巡禮│佛教榮茵學校全面發展SMART課程 校長分享2大培育孩子小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