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小攻略2026︳升學專家教路超前部署小一自行分配學位 腦麻痺DSE考生追夢故事 ︳《親子王》新一期精選內容
發佈時間:11:44 2025-08-28 HKT

9月開學,不僅迎來新學年,同時也開啟新一輪的小一入學程序。教育局按例將於9初公布下學年的「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當中分為兩個階段,打響頭炮是「睇分做人」的「小一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家長們,孩子邁向小學新階段的關鍵,就從你們這一刻開始悉心部署了。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掌握申請流程
凡於2026年9月1日年滿5歲8個月(即2020年12月31日或以前出生),尚未入讀小學,以及從未曾獲派小一學位的本港兒童,均可申請2026年度小一入學統籌辦法。小一派位機制共分兩個階段,不論自行分配學位或統一派位,均約佔學額之50%,執筆之時,教育局尚未公布2026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的詳情,但依據往年的時間流程,甫開學,適齡學童所屬的幼稚園、幼稚園暨幼兒中心便會派發小一入學申請表,同時各區民政事務處、教育局學位分配組亦會派發。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分兩類
每年來到自行分配階段,那些熟稔的名詞就像蜜蜂繞着家長的腦袋嗡嗡叫,甚麼「必收生」、「計分生」,實則是甚麼意思呢?原來自行分配學位的收生會分為甲、乙兩類,其中甲類屬「必收生」,約佔學額之30%,主要取錄有兄 / 姊在該小學就讀或父 / 母在該小學就職的申請學童,至於乙類是根據「計分辦法準則」而收生,佔不少於20%學額,所以每年只有約四成人會獲派自行分配學位。

選校心態 勿搖擺不定
對升小一的自行分配學位選校,升學專家梁永樂認為家長選校的最核心原則是「不悔」。「只要決定好合適子女的學校,不論是催谷型名校、又或是壓力較輕的地區學校,其實都不要緊,最重要是不受其他人干擾及動搖。」梁永樂深明家長未來一年最易出現的迷思,就是「搖擺不定」:「那間又有那間好、這間又有這間好,甚至可能是未派位、先憂慮,其實大可不必。」

第一個「1」要搏盡
自行分配學位是升小程序的首個階段,要選好這個「1」(一直延伸至統一派位的「1-1-1」、「1-1-0」,如要叩門就非常重要),梁永樂坦言家長應該要抱着「搏盡無悔」的思維。「受歡迎學校一定僧多粥少,在這情況下,首階段落空是常態,若因為怕失敗而不搏盡最愛,之後多數後悔。」就算某學校入讀機會大,但不是心儀的話,也不宜「入咗先」。

15分要預想叩門
自行分配階段「睇分做人」,就算20分都陷於艱難選校的窘態,假如子女只僅有「15分」,家長是否已經要有準備後續叩門的部署?「如果子女只有15分,老實說,這個分去『競逐』受歡迎學校,尤其是那些『宗教學校』的自行階段,可說等同『志在參與』。」梁永樂強調家長最重要是接受現實,而且統一派位階段與自行階段完全無關,不過自行階段的「1」與統一派位階段的「1」,的確是成就叩門階段的「1-1-1」,所以先抱持失望,卻又可盼望在叩門,始終很多學校都講究『1-1-1』,那可說是叩門的入場券。」
自行失落點算好?
如果自行分配學位階段落空,教育局將會在2026年1月上旬以書面通知家長前往指定的統一派位中心,辦理統一派位選擇學校手續。如已登記成為「小一入學電子平台」(epoa.edu.gov.hk)用戶及以「智方便+」綁定帳戶的家長,也可以選擇採用電子方式遞交選校表格,詳情待教育局稍後公布。想跟專家教路超前部署小一自行分配學位,就要留意今期《親子王》封面故事。

患腦麻痺無阻追夢 陳藝霖:「相信自己能力,便可活出精彩人生。」
讀書固然要講天分,但更關鍵的是努力。著名科學家愛迪生也曾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分,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患有腦麻痺的陳藝霖,肌肉控制能力和身體活動功能受限,書寫、閱讀速度比常人慢,需要額外時間進行書寫及操作學習工具,卻在香港中學文憑試(DSE)完成七科考試。面對學習障礙,她坦言曾一度想過臨陣退縮,但最終憑藉甚麼堅持下去?即睇今期《親子王》人物專訪,細味陳藝霖的追夢歷程。

本地最新遊樂場 4大推介
近日暴雨頻仍,家長帶子女出動都要作「兩手」準備。隨着開學臨近,香港小朋友已旅行完回港或結束了繁忙的暑期班,趁開學仍未需應付功課、考試,不妨跟《親子王》一起去港九新界各處好玩地方放電!
想了解更多「封面故事」、本期的其他升學教養內容及假日有何親子好玩推介,即掃描《親子王》網頁(https://www.stheadline.com/parenting/親子)參閱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