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前準備請騰出陪孩子的時間 別忽視小朋友要求只作指令 學情緒處理3部曲︳兒童遊戲治療
發佈時間:14:50 2025-09-12 HKT

每對父母生育前都有好多準備,婚前檢查、生育規劃、如何管教子女⋯⋯但很少家長會去準備足夠時間來迎接小朋友的到來。我見家長們為了快速教育小孩,而忘了管教其實需要大量時間。有天兒子想我和他玩耍,遊戲是每人用10秒準備一張鬼臉來逗對方笑,雖然有點無聊,但我也投入地和他輪流玩了五次,期間兒子開心得哈哈大笑。不過很多家長會選擇不玩,寧願多看電話,這樣便浪費了最佳的親子時間。
當孩子情緒回應被忽略 就會這樣做!
時間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是寶貴的,但我們的小孩不是同樣寶貴嗎?我們理應投放更多時間給他們。不久之前有位家長找我做遊戲治療,說小朋友脾氣很大,動不動就哭鬧,非常沒耐性,我觀察過後發現沒耐性的其實是那位媽媽。我發覺媽媽對於小朋友每個要求都很忽視,並只會對小朋友發出她所希望的指令,忽視了其情緒及需求。那位小朋友興高采烈地想媽媽看他的畫作,但媽媽只回應了一句:「快快收拾好,準備做功課。」小朋友眼睛立刻通紅想哭出來。到晚餐時間,小朋友出於好奇問媽媽「為何西蘭花沒有花」,媽媽很快地回應了一句:「食好啲啦,唔好周身郁好唔好!」整個家訪大概有十多次小朋友想得到的情緒回應都一一被忽略。
每當小朋友情緒不被重視、不被滿足想去發洩的時候,卻被冠以一個「不聽話」的標籤而被處罰一番。就這樣來回很多次後,我問媽媽,為何不認真處理他的需要?媽媽回答我說:「我有工作,又要照顧他,哪有空間去處理他的需求!」我當然明白父母的辛酸,但作為父母,這些不是我們應該做的嗎?我再次問媽媽,你忽略他情緒需要,而他發脾氣需要多長時間去平服他?媽媽說:「有時他會哭很久,有時整個小時也在哭鬧。」在這個小時內媽媽不斷說教和責罵,非常內耗。
情緒處理三部曲
然後我開始做示範,當小朋友想要得到關注時,我便實施情緒處理三部曲:
1. 認同:
.認同他需求的意向,並表示理解與支持。即是小朋友想吃糖果,我們可以說:「你現在想吃糖果,對嗎?我都想呀,糖果有不同顏色又有不同味道,一定很好吃,我也很喜歡。」
2. 溝通:
.溝通需要環繞他的主題,而不是婉拒他的想法。承上「認同」話題,我會續說:「不過你現正生病中,不能吃太多,但我也認為糖果真的很美味,想吃也能理解的。」
3. 目標:
.為他訂立一個方向目標及如何達到目標等。承上話題「溝通」後,我說:「不如我們先選擇三種你最喜歡的味道,把它放到我們看到的地方,然後當病況好轉便馬上把它們吃掉,好嗎?」
就這樣三個簡單的步驟便可以縮短長時間膠着的狀態。我跟那位媽媽說,這樣做不但能適當地抒發小孩的情緒,也可以正確示範如何表達,而他會覺得媽媽是真正的在理解他。
袁志楓Jack 兒童遊戲治療師
一位在職爸爸,希望透過遊戲治療的方法令家長們輕鬆在家教育小孩。「家」 是教育的起步點,如能在小朋友成長早段介入,往後就能輕鬆管教。家長和小朋友的誤會往往是大家頻率sync不到所致,我會透過這平台讓大家重新認識你的小孩。

相關文章︳父母偷講八卦事原來可以幫小朋友進步?這方面能力高成就發展亦偏高!︳兒童遊戲治療
相關文章︳10件小孩子最害怕最討厭的事 父母吵架/做功課 洗澡都有份?︳兒童遊戲治療
相關文章︳經常被謾罵的小朋友長大後有8大後遺症:自卑怯懦 或會出現這種行為︳兒童遊戲治療
相關文章︳兒童社交能力︳給初小生6個開學社交小錦囊:遇不喜歡的事可溫柔拒絕︳兒童遊戲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