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中派位︳中一派位結果7.8放榜 升學專家親授中一叩門攻略: 要審視呈三成績
發佈時間:07:15 2025-07-04 HKT

中一叩門︳中一派位將於7月8日放榜,香港準中一生歷經由小五呈分試開始一年多的升中過程,家長與孩子奮門多時,下星期將迎來中一學位分配結果公布,中一派位終點在望,心情忐忑又興奮。去年中一派位結果,獲派首三志願的整體滿意率為91%,不過要叩門的還是會叩門,而中一叩門有別於小一叩門,位更少、難度亦更高(大部分要做筆試),加上不少區的中學有「君子協定」,不會取錄同區中學的中一叩門生,你說怎可以沒有中一叩門攻略呢?

中一叩門︳中一派位需認清事實 叩門叩得其所
如果家長有意讓孩子中一叩門,意味中一派位結果未如理想,陳筱芬教育博士 / 升學專家(下稱陳博士)強調啟動任何叩門救急前,都要先跟孩子商量,因為這一刻是大局已定。「其實所有呈分試之後,早就大局已定,特別是呈分試呈三的成績,孩子有沒有進步呢?相信家長應該心裏有數,而姑勿論叩門原因是精益求精,還是絕處求生,最重要是有充足準備。」

中一叩門︳審視呈三成績 對號入座
由於中一叩門的過程非常迅速,有學校會於中一派位當天(7月8日)早上派表,下午已經是筆試或面試時間,又或公布結果翌日及後日就是筆試日子,所以陳博士認為這一刻先要準備好心儀學校的申請表,注意派發日子,以及親自拿表還是網上下載,不要擺烏龍,更必須面對現實。「時間不在你手,成績又已斷定,最多只可以叩三、四所學校,還要對號入座,勿一味叩Banding高、特別是超級學校。」

中一叩門情況緊張,但陳博士還是希望家長先認真審視孩子的呈三成績。「相信大部分人叩門的都是英文中學,那麼孩子的英語成績可有特飛猛進而能令叩門中學留下深刻印象?又或這期間有一些突破性的發展如比賽獲獎,不一定是語文,數學、STEAM或體藝方面都是亮點,這些實質的東西都是叩門關鍵之所在。」除了學術成績及獎項外,陳博士說家長常忽略一些領袖活動如童軍或制服團體,其實仍然有一定「說服力」,能予人孩子有正面的全人發展印象。
叩門準備硬件不如調整心態
中學叩門大多要考筆試,陳博士認為以現時網絡世界的透明度,家長要搜集相關資訊不難,倒是家長有沒有正式告訴孩子欲叩門的學校、日子,以及需要考筆試?「老實說,但凡有考核都不是走進去就考到,沒有準備是怎樣也考不到的,對嗎?」陳博士如斯語重心長,只因她想提醒家長,孩子由呈分試開始過關斬將「已經考試考到傻了」,當派位後還要去叩門,說服孩子仍然要準備,陳博士笑言是一件難度高的事,所以家長勿急於準備硬件而忘記整件事的主角。
「這一代孩子真的要好好溝通,父母大費周章準備好一切,孩子像機械人跟着被操作,他未必很投入自不然就沒有很好的結果。」陳博士說與其只有父母在着急,不如跟孩子一起設定目標。「好好跟孩子商量,解釋叩門的原因,他肯聽入耳就等於默許這件事,那麼就可以給他一個目標:為甚麼你要叩這幾所學校?」孩子有目標就會有投入感,亦肯合作爭取,而不是狹窄地想:你(父母)叫我去(叩門)咪去囉!有說小學叩門是家長出力的事,而中一叩門就是孩子的事,因為小六學生已經不是小朋友,開始有個人想法,故陳博士一直提醒家長要建設好孩子叩門心態。「特別是11、12歲的男生,沒有女生那麼成熟、積極,女生會比較知道Banding是甚麼一回事,男生真是會認為『其實我在哪裏上學都是一樣啊』。」最重要而又被忽略,還有無形的壓力。「派不到理想學校,孩子已經認為自己是failure,加上有時候家長火氣攻心,可能按捺不住說了一、兩句晦氣話:『你睇呈分考得咁差,所以派咗呢間……』真是很傷人。」
為了減輕挫折感,家長要冷靜地向孩子分析處境,積極地調校他們至合作態度,陳博士笑言青春期的心態很有趣,有些孩子會抗拒家長的叩門安排,另一些又會明白「爸爸媽媽救緊我」。「要是孩子有心叩門的話,家長就要全程陪伴,比如目標是一所Band 1傳統學校,大家可以一起瀏覽校網先了解學校文化、學生擅長甚麼領域,讓他們有所憧憬、建立正面目標。」
中一叩門Portfolio簡而精
中學叩門不一定收Portfolio,但若然要提交的話,陳博士說「簡而精」(兩頁為限)就是重點,更要謹記Portfolio是用來support成績表。「着重看到孩子的特質,選擇一些impactful的要點,最重要是投學校所好。」陳博士提議可嘗試用相片來表達,比文字更突出,而小六學生已有書寫能力,Portfolio不妨交由他們自己撰寫,當然內容要跟家長商量。「如果學校接受拍片,甚或一些視藝創作如電繪,可全交由孩子製作,既能表現他們的才藝及特質,個人形象也更立體。」此外,陳博士還有以下提議:
1. 奬學金
雖然小學未必設有獎學金,但不少比賽的獎項皆設獎金,這是非常值得提及的部分,可讓中學了解孩子實力。
2. 校內獎項
家長常忘記校內一些重量級獎項,比如品學兼優獎,又或關於品格的獎項,中學會看重這方面。

中一叩門面試4個重點
中學叩門面試主要以中文及英文進行,部分學校同時要求普通話,時下小學生的英語能力早不容小覷,倒是內容需要斟酌。「面談過程只是十多分鐘,重點是內容不要千篇一律,也不要用上社交評台的英文潮語。」以下是陳博士認為要留意的重點。

中一叩門面試重點1:背景
學校對叩門生的背景最感興趣,不一定是學業才教人留意,關於自己的興趣或比賽心得,都可以是個人亮點
中一叩門面試重點2:流利英語
英文中學一定看重英語,所謂流利英語不是用字深、冗長語法,而是明確、流暢地自我介紹或表達意見,有能力跟負責面試的老師或校長交流,以及流露自信和表現能力。

中一叩門面試重點3:必答題
「為甚麼想來我們學校讀書?」可說叩門必問,所以面試前一定要好好研究學校,掌握教學方向、體藝要求,將自己與學校連結。「舉例可以分享在小學一直有參加合唱團,知道中學的合唱團在校際比賽長年取得好成績,所以很心儀,這是將個人興趣、夢想與學校專項連結,說服力高。」如果成績不俗叩Band 1中學的話,陳博士說不妨直言自己想入讀大學某學系,而在這所Band 1中學相信能提升自己的學術水平。「總之不要說『我媽叫我嚟』,家長教都要教到不要這樣說!」
中一叩門面試重點4:練習
「凡是要展示自己最有信心的一面,都是要練習。」陳博士建議利用手機拍片,然後重看自己語調、用字等方面有甚麼地方需要改進,而且最好先擬一份script。「寫一篇短短的文章給自己,讓心裏面有個底,如果自己做不來就請父母幫忙,又或利用AI擬草稿。」

後記:時代轉變 「通書」也要變
從事教育相關工作多年,陳博士坦言時代已變,叩不到門不是世界末日、讀不到Band 1也不代表失敗,家長不要拿過往那本「通書」看孩子。「當世界有ChatGPT,讀書是甚麼一回事?以前我們是畀心機讀書—>入大學—>搵好工,但現代教育已經有很多可能性,孩子可以有很多發展而一樣成功,我們要望遠一點,就算叩門碰壁不代表將來入不到U、修不到好學科!」

文:劉佩樺 圖: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
相關文章︳升中叩門2024︳全港37間中學叩門申請/面試日期/報名連結 附8大中一叩門必備文件
相關文章︳升中派位前做最後準備!升學專家提醒升中叩門重點+8大必備中一叩門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