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方法助孩子提升「自我效能感」用「S.M.A.R.T.」原則制定目標+時間規劃4原則︳正向教育

更新時間:15:00 2025-03-07 HKT
發佈時間:15:00 2025-03-07 HKT

「自我效能感」指個人對自己能否有完成某任務的信念和能力,即一種衡量「你有多相信自己能做好一件事」的標準。如果人們的「自我效能感」低落,就很容易出現無助、無力、無心的沮喪局面,最終失卻自我,處於迷失惶惑的狀態,會窒礙個人成長,反之亦然。

「挫節周」提升自我效能感

以樂善堂劉德學校為例,顏源峰校長深信從小培養孩子的「自我效能感」,有助孩子應對及迎戰變幻莫測的挑戰,因此特地為小三及小四學生舉辦了一個以「挫折」為主題的體驗活動「挫節周」。透過「認識節日」、「預備過節」、「過節派對」等項目,藉學生主導式學習、敘事體驗等形式,跟學生「感受挫折」、「面對挫折」及「克服挫折」,希望在三天活動中,協助學生在挫折中生出「耐挫力」,增強一己相信自己的心態及迎戰困難的能力 — 「挫敗是一種資格,獎勵你上過擂台。」

為小三及小四學生舉辦了一個以「挫折」為主題的體驗活動「挫節周」。樂善堂劉德學校(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為小三及小四學生舉辦了一個以「挫折」為主題的體驗活動「挫節周」。樂善堂劉德學校(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校方認為,讓孩子主動及自發地積極探索、嘗試,不怕逆境、挫折及失敗,關鍵是提升其「自我效能感」,讓他們相信「我得」、「我可以」、「我做得到」。

「挫節周」的活動內容,參考了著名心理學家亞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升「自我效能感」的四部曲。作為師長,我們不妨從下列的方式入手,循序漸進地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及「自我效能感」。

點擊圖片瀏覽著名心理學家提升「自我效能感」四部曲:

提升自我效能感4個方法

提升自我效能感方法1:設定可行及可達到的目標

協助孩子把目標具體化,使其變得可行及可達到,例如運用「S.M.A.R.T.」的原則來制定目標:的自信心及「自我效能感」。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點擊圖片瀏覽制定目標「S.M.A.R.T.」原則:

完成既重要又緊急的事情 --> 完成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 --> 完成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  --> 完成不重要且不緊急的事情

提升自我效能感方法2:有效地善用有限的時間

上天公平的給了每個人每天24小時。第一個八小時,大家都在工作;第二個八小時,大家都在睡覺;第三個八小時,你會做甚麼?人與人在「自我效能感」方面的區別,其實主要是由第三個八小時所造成的。可參考以下時間規劃的四原則,來協助孩子善用時間,從有效善用時間中建立能力感: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點擊圖片瀏覽時間規劃的4原則:

提升自我效能感方法3:參考他人的成功經驗

  • 成功經驗能提升一己的「自我效能感」,這包括他人的成功經驗,稱為「替代經驗」(Vicarious Experience);
  • 若對方跟自己的背景、條件越相似,「替代經驗」的效果就越理想;
  • 所以,通過閱讀書籍、聆聽別人分享、與師長交流互動,從別人的成功經驗中學習,有助大大提升「自我效能感」。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提升自我效能感方法4:維持健康的身心狀態

生理健康方面

 

  • 身體狀態會不知不覺影響我們對自己的看法;
  • 身體會影響心理,一個被身體疾病困擾的人,的確較難時刻正向積極。因此在提升「自我效能感」的路上,健康的身體狀態實在舉足輕重。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心理健康方面

  • 美國哈佛大學研究「失敗者的九大特徵」:總找藉口、恐懼、猶豫不決、拒絕學習、拖延、三分鐘熱度、害怕被拒絕、自我設限、逃避現實;
  • 若我們能運用逆向思維,把上述的九大特徵加以逆轉:不找藉口、學習勇敢、學習果斷、喜愛學習、不作拖延、堅持到底、不害怕被拒絕、發揮潛能、面對現實 —— 相信將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心態,促進心理方面的健康。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生命教育機構Why Not Education創辦人及「失敗教育」發起人林秋霞
生命教育機構Why Not Education創辦人及「失敗教育」發起人林秋霞

林秋霞
生命教育機構Why Not Education創辦人及「失敗教育」發起人。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及教育學院畢業後,踏上教育路途,自此愛上孩子,相信教育。後來發現世界很大很美麗,教育其實可以很好玩,於是外出闖蕩,與不同學校及單位積極開拓各種教育的可能性。

相關文章︳記住「3個字」陪孩子生命同行!教育專家:「你認可一個人多少,他就能成長多少」

相關文章︳香港親子衝突較穗澳台高!「加減乘除」幸福法 培養孩子成幸福的人促進親子關係︳正向教育

相關文章︳以自信教出優秀的孩子 「REST」+「5C」教養策略正向教養培育自信孩子︳林秋霞專欄